/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年中考化学(新考向)4月模拟卷02 (湖北等地适用)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 A.铁呈固态 B.铜呈红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B) A.氦气:He2 B.3个氢原子:3H C.钙离子:Ca+2 D.氧化铝:AlO 3.奶茶作为当下中学生热衷的饮品之一,通常由茶叶、奶或奶精、糖和水等原料混合而成。茶叶与水反应会释放出茶多酚等物质,茶多酚的化学式为C22H18O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茶多酚由三种元素组成 B.茶多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1个茶多酚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11个氧原子 D.奶茶变质主要是由于茶多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4.“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C) A.加高工厂各种烟囱,消除废气污染 B.垃圾就地焚烧处理,减少运输成本 C.不用含磷洗涤用品,避免水体污染 D.加大农药化肥的施用,提高农业产量 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分类错误的是(A) A.混合物—蒸馏水 B.营养素—蛋白质 C.有机物—甲烷 D.常见的碱—烧碱 6.甲醛(HCHO)是房屋装修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高压臭氧除甲醛”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X表示的物质是有机物 B.O3和甲醛的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D.该微观示意图表示了两个化学反应过程 7.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D) A.溶解固体 B.点燃酒精灯 C.测定溶液pH D.滴加液体 8.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验证质量守恒 探究黄铜与纯铜的密度大小 探究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9.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B.金能压成很薄的片,说明金的熔点高 C.在铁锅表面涂油,可减缓钢铁的锈蚀 D.铁能从ZnSO4、CuSO4的溶液中置换出锌和铜 10.钯及其化合物常用作催化剂。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钯的元素符号为Pd B.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 C.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 g D.一个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6 第10题图 11.在家务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B)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食醋去除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移走可燃物 C 用NaNO3配制绿萝生长的营养液 NaNO3是氮肥 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 12.t3℃时,将等质量的a和b两种固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温度不变,现象如图1所示,如图2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乙烧杯中的溶质是b B.甲烧杯中形成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温度降到t2℃,甲、乙两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关系为甲>乙 D.若让乙烧杯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图1 图2 第12题图 1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对记载内容的阐释,错误的是(D) A.“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中的苦泉是混合物 B.“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中的苦泉变成胆矾,利用了蒸发结晶原理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证明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