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9579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素养测评卷(A3,附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8776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素养,A3,评卷,第四,单元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素养测评卷 一、填空题 1.家里保温瓶上的木塞,是为了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 与 ;而镀银内壁则是为了减少 。 【答案】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详解】保温瓶上的木塞主要是为了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而镀银内壁则是为了减少热辐射,从而更好地保持瓶内液体的温度。 2.水的形态变化与 有关,把水加热到,水开始 ;当温度降到,水会结冰。 【答案】 温度 沸腾 【详解】水有固态、液态、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把水加热到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从水面冲出,水开始沸腾;当温度降到0℃,水会结冰,变成固态。 3.水蒸发快慢与温度的高低的关系;温度 ,水蒸发 ;温度 ,水蒸发得 。 【答案】 高 快 低 慢 【详解】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风的大小、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4.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温度 ,温度低的物体温度 。 【答案】 下降 上升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5.将空气、水、铁这三种物质按照导热性从好到差的顺序排列分别是:( )、( )、( )。 【答案】 铁 水 空气 【详解】导热性是指物质传导热量的能力。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因此,铁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水,空气的导热性最差。 6.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答案】热辐射 【详解】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7.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 )、( )和( )。 【答案】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详解】热传递存在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热传导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传递热量;热对流指利用流体(液体、气体)可流动的特性传递热量;热辐射利用红外线传递热量。 二、选择题 8.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 A.0 B.20 C.100 【答案】A 【详解】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的温度一般是0℃,水沸腾的温度(也叫做沸点)是100℃。因此,正确答案是A。 9.在煮饺子烧水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的颜色发生变化 B.水的温度不变 C.水底有小气泡往上冒 【答案】C 【详解】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的形态,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观察水从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主要从温度、水面变化、声音等方面描述。在煮饺子烧水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底有小气泡往上冒。 10.下列自然界现象中,形成条件相同的是( )。 A.霜和雾 B.云和雾 C.露和霜 【答案】B 【详解】云和雾的形成条件相同,都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空气中。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冰晶,露是水蒸气在物体表面凝结成液态的小水滴,它们的形成条件不同。B符合题意。 11.下粉时需要有一大锅的开水,并且要不断地加热,那么在早餐时间段内,锅中水的温度是(  )。 A.不断升高 B.保持不变 C.不断下降 【答案】B 【详解】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水的沸点是100℃,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在早餐时间段内,在不断地加热锅内的开水,锅中水的温度是保持不变的。 12.热传递发生的必要因素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具有( )。 A.质量差 B.温度差 C.体积差 【答案】B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