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0662

贵州省贵阳市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4759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贵州省,答案,图片,试题,历史,次月
    ■ 高一年级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18.(1)(6分) 历史学科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座号: 考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贴条形码区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2)(8分) 正确填涂 ■ 缺考标记 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A][B][c][D]5 [A][B][c][D]9 [A][B][c][D]13 [A][B][c][D] ■ 2[AJ[B】[cJ[D]6[A][B][C]ID10[A][B】[CI[D】14[AJ[BJ[c][D 3 [A][B][c][D]7 [A][B][c][D]11 [A][B][c][D]15 [A][B][c][D] ■ 4[A[B][c][D8[A]IB]【C][D]12[A1[B][c][D]16[A1[B][c]【D]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9.(1)(6分) 17.(1)(6分) (2)(8分) (2)(6分) ID:3600258 第1页共2页 ■ 请使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及考号 20(12分)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 嘴 ■ ID:3600258 第2页共2页 问高一年级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A 0 B C B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C D A A D A 1.【答案】A。【解析】遗址中既有中原风格铜器,又有当地少数民族特色陶器,说明当时贵 州地区与中原地区存在文化交流,不能体现中原文化对贵州地区的单向传播,A正确,C错 误:当地仍保留少数民族特色陶器,说明当地文化未被完全取代,B错误;贵州地区在秦汉 时期才逐渐加强与中央王朝联系,战国时未纳入中央王朝直接管辖,D错误。故选A项。 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明朝成化、正德、天启等朝存在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的 局面,宦官权力较大,钳制内阁职权。根据所学知识,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皇帝为了加强对 朝政的控制,利用宦官牵制内阁,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C项正确:内阁始终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没有参与决策权,排除A项;明朝这一现象在一 定时期内不一定严重降低政府行政效率,且题干重点并非强调行政效率问题,排除B项:宦 官虽然权力较大,但并非事实上的行政中枢,行政中枢仍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体系,排除 D项。故选C项。 3.【答案】D。【解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来抵御侵略,此时 主要聚焦于器物层面:甲午战败后,严复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想激发民族危机 意识,呼吁变革图强,涉及制度和思想层面。这体现了从单纯学习西方技术到关注社会变革、 民族觉醒的救亡图存路径转变,D选项正确:A选项,魏源所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 B选项,民主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传播的。C选项,“消亡”说法过于绝对,传统夷夏 观念只是受到冲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思想主张, 考查学生分析思想演变与时代背景关联的逻辑思维能力。故选D项。 4.【答案】B。【解析】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激发全国人民 斗志,B正确;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A错误: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 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C错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 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但未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才 实现,D错误。考查学生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准确掌握抗战重要史实及意义。故选B项。 5.【答案】C。【解析】材料中明确提到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