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D B C B C D D C B A D A A B B 二、非选择题部分 17题 (1)特点:国家主导;集中于中西部地区;规模大、范围广;建、拆结合;以重工业(国防工业)为主。(任答2点4分)必要性: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美苏关系恶化,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三线建设是国防安全的需要;当时我国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薄弱,三线建设也是出于改善国内经济布局的需要;三线建设还可通过区域联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任答2点4分) (2)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任答1点2分) 现实意义:牢记历史,不忘使命,推动我国国防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精神动力。(任答1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18题 (1)制度:封君封臣制度;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各层级间相对独立;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任答3点6分) (2)意义:瓦解了封建制度,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加强了王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有利于大学的兴起和市民文化的发展。(任答3点6分) 19题 (1)精神动力:对传教天主教的热衷;根本的原因:地中海沿岸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每点2分) (2)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和改变饮食结构;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任答1点2分) 消极影响:物种交流所带来的传染病造成了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物种的灭绝;玉米、甘薯等大量种植在某些地区破坏原有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等。(任答1点2分) (3)影响: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推动了欧洲封建制度解体以及社会转型。(任答1点2分) (4)性质不同:西方航海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探险活动,而中国是封建性质的活动;经费来源不同:西方是私人筹资,股份制公司形式,中国是封建国家财政支付;目的不同:西方基本上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中国是为了宣扬国威为主的政治目的;规模不同:中国规模远远大于西方;结果不同:西方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把人类带进资本主义时代,中国不仅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严重消耗了国力。(3点6分) 20题 (12分) 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发展进步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不同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不同文明需要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和平相处、和谐共生,对待不同文明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人文精神丰富多彩,教育受重视,典章制度与伦理规范在古代世界自成一体。中华文明的突出内涵包括“天人合一”、“仁者爱人”、“天下大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庸”、“和天下”、“绥万邦”、“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兼爱非攻”、“治国平天下”等等,其中的许多精神仍然被传承与发扬。 总之,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高2027届高一下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