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的时代 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导入新课 一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吐蕃篇 一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吐蕃篇 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文成公主入藏,有哪些促进了唐蕃友好往来的史实呢 松赞干布: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朝给予蚕种并派遣工匠。 文成公主:带去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书籍。 一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吐蕃篇 一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吐蕃篇 唐与吐蕃持续友好交往的史实。 一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吐蕃篇 波斯银币 东罗马金币 骑骆驼的胡人俑 唐蕃古道上至今仍保存着各朝代曾经修建过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庙,在其周边也陆续出土了100余件(套)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元素的精品文物,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证明了丝绸之路贸易往来历史悠久,是今天研究“一带一路”发展历程的珍贵资料。 二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突厥篇 二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突厥篇 《颉利可汗》 二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突厥篇 二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突厥篇 唐太宗继位后,颉利可汗率大军攻唐,唐太宗率军亲临渭水,与颉利可汗隔水谈判,最后双方达成和解,缔结了“渭水之盟”。 629年,唐朝逐步稳定后,唐太宗派李靖、李勣等人攻打东突厥。630年,颉利可汗兵败,在阴山被擒,押至长安。至此,颉利可汗的十年统治政权覆灭,东突厥灭亡。 三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回纥篇 北庭故城是公元7—14世纪丝绸之路东天山北麓的第一大中心城镇,是天山以北地区的重要军政中心和交通枢纽,曾是唐代庭州、北庭都护府、北庭节度使的治所。公元9世纪回鹘族曾以北庭为根据地向西域发展,并在定都高昌后以此为陪都。 三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回纥篇 四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渤海篇 四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渤海篇 这块砖的中心是一朵盛开的撒瓣牡丹,四边、四角又各有长在曲卷枝叶的牡丹一朵。牡丹在中国民间被视为富贵的象征,尤其受到唐王朝宫廷的推崇,所以在一些建筑物上以牡丹纹样进行装饰反映了唐代的时尚。牡丹纹方砖的出土,说明唐朝的文化影响已经波及边远的渤海。 四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渤海篇 隋唐时期和渤海有哪些交往史实? 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渤海为号。渤海国与唐朝经贸往来频繁,多次派遣学生到唐朝求学,经济文化发展很快,被称为“海东盛国”。 五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南诏篇 千寻塔位于云南大理市古城西北崇圣寺内,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它的形制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具有典型的唐塔建筑风格,因此,千寻塔是唐朝中原汉人与云南各族人民交流合作的结晶,不仅是南诏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唐朝和南诏友好关系的象征。 五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南诏篇 隋唐时期和南诏有哪些交往史实? 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逻阁为云南王,皮逻阁派孙子赴长安朝见唐玄宗。此后,南诏赴长安学习的学生不断。南诏学习唐朝制度,崇尚儒学,中原文化传入云南,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五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往 五 开明大气的民族交往 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只有隋唐帝王冒出了“天可汗”的称号,百年内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局面,阎立本的职贡图可谓神来之笔,不是充满敌意的边远蛮夷,而是大国之外的使臣。 ———《大唐之国:1400年的记忆遗产》 板书设计 素养检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