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2816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2课古诗三首《塞下曲》 教学设计+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32409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17张,课件,教学设计,塞下曲,编版
    (课件网) 塞下曲 四年级下册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复习引入 《塞下曲》 【唐】卢纶 新课 卢纶:曾经参过军,他描写的军队生活的诗歌,内容充实,富有生气。 卢纶的《塞下曲》组诗一共有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走近作者 诗文讲解 塞下曲 “塞”是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多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这是一首边塞诗。 品读诗文,入情入境。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塞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一类诗。这类诗多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或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思想内容极其丰富。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chán 才路 jiàng jì 写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说明敌人夜间行动,并非是率兵来袭,而是借夜色的掩护仓皇逃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必胜的信念。 狼狈不堪、惊恐万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诗意: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敌人逃走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欲将轻骑逐”,是追兵将发而未发。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但大雪已经落满弓和刀。“大雪满弓刀”一句,将全诗意境推向高潮。 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间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早就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气势豪迈、必胜决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诗意:正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时,大雪纷飞,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整首古诗意思: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正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时,大雪纷飞,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初读古诗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 . . . . . . 诗歌小结 《塞下曲》描写了一场月黑风高之夜的追击战,表现了战斗环境的艰苦和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诗歌小结 板书设计 塞下曲 敌人潜逃 率军追击 环境艰苦 必胜信心 报效祖国 的理想抱负《塞下曲》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读准多音字“单”;会写“雁”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塞下曲》,背诵古诗。 3.读懂《塞下曲》,读出画面,读懂诗意。了解诗中所描写的将士雪夜追敌的情景,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辛、英勇无畏的气概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复习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谁来背一背?(师指名背诵) (2)你觉得这首送别诗与你熟悉的其他送别诗表达的情感一样吗?(生交流) (3)师引导:在学习《芙蓉楼送辛渐》时,我们了解到王昌龄是边塞诗人。其实,唐诗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有:送别诗、田园诗、思乡诗、边塞诗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边塞诗。(板书:边塞诗) (4)初步了解边塞诗。 ①课件出示资料。 ②师:快速浏览资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自由交流) 2.板题读题。 (1)课件出示诗题。 (2)师指名读诗题。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是学生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由复习旧知识来引入新课,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进行牵引联想。 板块二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