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常州前黄实验学校九年级历史学科一模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1.5分,共21分) 1.C考古发现能够推动历史认识不断深入 2.B三公制和郡县制 3.D开凿大运河 4.D适应市民阶层的壮大 5.A《天朝田亩制度》 6.C二万五千里长征 7.A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 8.B“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9.B不断深化的对外开放 10.C亚历山大的东征 11.C文化的开放包容 12.B拿破仑战争兼具正义性和非正义性 13.D机器生产对体力的要求降低 14.D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 二、材料解析题(共29分) 15.(9分) (1)变化:从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转向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元代进一步拓展 中外交通范围(2分)。 (2)条件:经济生产率的提高;航海技术的改进(如指南针、布帆的使用)。 机构:市舶司(3分)。 (3)通商情况:中国处于贸易顺差,英国为弥补逆差走私鸦片。影响:导致白 银大量外流,破坏经济平衡:加剧社会矛盾(3分)。 (4)启示:开放促进发展,封闭导致落后:科技和政策的结合推动对外交往 (1分,言之成理即可)。 16.(9分) (1)作用:《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成为鼓舞民族救亡的号 角。美苏关系变化:二战中合作对抗法西斯→冷战时期对立(3分)。 (2)示例: 图2《血战台儿庄》:反映抗日战争中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正面战场的 重要抗战成果。 图3《上甘岭》: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展现志愿军的英勇 精神。(任选两幅,每幅2分,共4分) (3)观点:传统文化为电影提供创作源泉,电影创新推动文化传承(2 分,答双向关系即可)。 17.(11分) (1)合理判断:合理。理由:中国学术界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 抗日战争的开端,而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3分)。 (2)新变化: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 殖民体系动摇(民族民主运动兴起,如埃及华夫脱运动); 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逐渐转向多极化(3分,任答三点即可)。 (3)示例: 观点:经济危机与政策调整推动历史发展。 论述: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大萧条,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国家 干预经济模式),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苏联通过工业化和计划经济迅 速崛起。二者对比说明不同制度应对危机的路径差异,深刻影响国际格局。(5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前黄实验九年级历史学科 校一模试题 2025.4 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 2,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1.5分,共21分) 1.右图是裴李岗遗址发现的目前距今最早的小口尖底瓶。该小口尖底瓶长约10厘米, 比常见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小口尖底瓶小很多,它的发现将小口尖底瓶出现的时间向前推 了几百年。这表明 人,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的发现来证实 B.不经过考古印证的历史记载没有意义 C.考古发现能够推动历史认识不断深入 D,考古是证实历史可靠性的唯一的手段 2.“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 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的“帝国结构”主要是指 A.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 B,三公制和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和行省制 D,推崇儒学和重文轻武 3,隋王朝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必须把南方的经济重心与北方的政治、军事重心联系起来,使南北成为统 一的整体。为此,隋王朝 A.修建都江堰 B.创立科举制 C.颁布“推恩令” D.开凿大运河 4.从诗歌兴盛到词曲流行,再到小说的繁荣,中国古代文学通俗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一变化 A.加强了思想控制 B,冲击着天朝上国心态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适应市民阶层的壮大 5,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 绝对化。”下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