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一一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 历史试卷 2.2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 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 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准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 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己经建立 2.《管子》中强调:“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 之在君,富之在君。”也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据此 可以说明《管子》一书() A.体现了德治与法治之争 B.兼有法家与道家观念 C.主张道德礼义教化民众 D.融汇集权与民本思想 3.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 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凡 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规定() A.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B.为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积蓄了极大的力量 C.反映出中共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 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4,观察下方部分食物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时间表,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作物 黄瓜 菠菜 西瓜 胡萝卜 玉米、甘薯 花生 欧洲苹果 原产地 印度 尼泊尔 非洲 北欧 美洲 巴西 欧洲 传入时间 西汉 西汉 五代 元朝 明朝 明朝晚期 清朝 A.各地的食物通过同一路径传入中国 B.食物物种交流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 C.食物物种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D.中外食物物种呈现双向交流的特点 5.1819年,英国议会通过《恢复兑换条例》,恢复纸币自由兑换黄金,同时允 许金币、银币自由进出口。到1880年,德国、美国、法国等主要西方国家都采用 金本位制,世界货币体系形成。这一体系的建立( A.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B.使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第1页共10页(高二历史试卷) C.解决了西方国家的贸易纷争 D.推动了自由贸易政策的产生 6.在1929一1945年间,苏联共与217个外国公司签订过技术援助协定,其中 美国公司139个,德国公司33个,英国公司10个,法国、意大利公司各9个。对 此斯大林说:“在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或提供援 助的。”这说明() A.大萧条期间西方加强了对苏经济交流 B.国际协作提升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水平 C.美苏加强合作以应对法西斯主义的威脚 D.苏联工业化建设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支持 7.在中世纪,原产于亚洲的香料成为欧洲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16世纪以来, 欧洲民众对香料的癖好席卷一切:鱼、肉、果酱、汤,甚至饮料都掺参入香料。这说明 () A.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B.美洲开发改变了欧洲州的饮食风尚 C.欧亚贸易拓展影响了欧洲人的口味D.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转向奢侈 8.19世纪前,英国几乎没有公办的教育机构,富人们为孩子雇用私人教师, 宗教、慈善机构会兴办私营的收费学校,向部分人口提供基础教育。1802年英国通 过立法要求纺织厂厂主为学徒提供基础教育,1833年又要求对所有童工进行指导。 这些变化是源于( ) A.工业发展的要求 B.民主制度的完善 C.工人运动的推动 D.贫富差距的缩小 9.清末,东北地区的大豆及大豆制品在未建铁路时出口妣不多,1890年输出 总值为白银37万两,自有了铁路后,大豆及大豆制品输出总值逐年增加,1900年 达白银547万两,1910年达白银3669万两。这说明,铁路在当时() A.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B.改变了农业的产业布局 C.导致了传统农业的衰落 D.丰富了出口货物的种类 10.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他雄心勃勃地企 图恢复罗马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