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7909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对标考点: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含答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386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高考,历史,二轮,考点,食物
  • cover
2025年高考历史对标考点: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主要由于 A.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B. 要求有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C. 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的发展 D. 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一位考古学家说)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承认,在从形成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该考古学家旨在表明() A. 西班牙人的入侵打破了美洲的文明隔绝状态 B. 美洲内部的诸文明之间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 C. 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一种独立发展的文明模式 D. 美洲文明与西方文明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3.2024年10月22日,河北雄安新区重点打造“数字决策+无人农机”的无人农场示范场景,“鸿鹄T70”电动智能拖拉机进行秋播作业,实施5000亩农田“耕、种、管、收”全链条环节无人化示范。这反映了 A. 设施农业的智能化发展 B.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革新 C. 中国率先完成农业机械化 D. 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 4.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 A. 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B. 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 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 D. 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5.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 A. 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 B. 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 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 D. 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6.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西亚北非地区出现了世界上较早的文明,先后兴起了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的强大帝国,他们已经有了文字,在艺术、科学和社会组织方面也相当进步。该地区孕育出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得益于() A. 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 B. 地域及部落间战争的频仍 C. 洲际交流活动的便利 D. 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 7.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指出:因为人类学会了生产食物———而不是采集、狩猎或收集食物———把食物贮藏在粮仓和牲圈了,他们不得不而且也有能力大批地定居下来。人类的能量一旦解放出来并且投入到许多新的工作中去,随之而来的就是专门的非农业的工艺的发展。因而,像诸如基本机械原理的发现,纺织、犁耕、轮作制陶以及冶金术的许多发明的迅速出现,就绝非偶然。作者重在说明() A. 农业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B. 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C.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重要标志 D. 农业的出现导致了社会生产关系重大变化 8.如表《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据表可得出,中国古代人口(  ) 公元年代 世界人口 中国人口估计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 最高估计数 最低估计数 700 1100 1400 1600 1700 1800 3.27亿 2.07亿 3.20亿 3.74亿 5.79亿 6.79亿 11.24亿 1.70亿 3.01亿 3.50亿 5.45亿 6.10亿 8.14亿 0.60亿 0.58亿 1.00亿 0.75亿 2.00亿 1.50亿 3.40亿 18.35%—35.29% 27.05% 31.25%—33.22% 20.05%—21.43% 34.54%—36.70% 22.09%—24.59% 30.25%—41.77%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