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8125

2025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预测试卷(二)(含答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200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预测
  • cover
2025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预测试卷(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A. 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B. 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 C. 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D. 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2.1945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接受国民党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乘专机抵达重庆。毛泽东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是为了(  ) A. 加快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落实政治协商会议协议 C. 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 D. 推动“双十协定”的签署 3.汉代,许多儒家学者跻身朝廷,担任公卿要职,如叔孙通制定朝仪,整饬汉初朝仪的混乱局面;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主张。一些儒家学者身在朝廷却敢于匡扶正义,搏击浊流,颇受时人称道。材料现象反映出,汉代(  ) A. 社会观念的开放 B. 法家思想被摒弃 C. 儒学影响力提升 D. 思想局面的暗沉 4.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图1为某朝代交通状况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交通的发展更加有利于中央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B. 统一车轨便利了中原与全国各地区经济交流 C. 交通的发展直接沟通了该朝都城与草原丝绸之路 D. 构成了以长安为中心遍布全国的驿路交通网 5.1912年8月,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女子在各种典礼和交际场合只三鞠躬,不脱帽。“寻常相见,用一鞠躬礼”。材料表明民国礼仪改革(  ) A. 废除了等级森严的传统礼仪 B. 体现了简便文明的革新精神 C. 提高了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 D. 主导了社会礼仪变革的方向 6.鸦片战争后,广东、福建地区的农家手工织布已经基本上采用进口洋纱,以至于“觅一纺纱器具而不可得”。但据上海、江苏、广西地方志记载,当地“纱线均手车所纺”“乡人尚未行用机纱”“布料多为土货”。这些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 A. 沿海地区经济结构变动更加迅速 B. 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C. 开埠通商促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 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相对滞后 7.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召开临时参议会第一次会议,133名参议员出席,其中有共产党员46名,同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出9名常驻议员,其中有共产党员3名。这些举措(  ) A. 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需要 B.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政治基础 C.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8.“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据此推断,陈旭麓观察历史的方法是(  ) A. 在特定历史环境中解释历史 B. 用道德判断验证主观的设想 C. 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 把主观目的与客观影响相结合 9.英国议会于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凡非出生在英国者不得担任议员和政府官员;非经议会两院的奏请,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的职务;国家的一切法律与条例非经议会通过,均属无效。这反映出(  ) A. 王位继承受到内阁的严格限制 B.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C. 英王仅扮演仪式性的政治角色 D. 从法律上保证议会的司法权 10.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在于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工具。这说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 A. 阻碍了印度社会的长远发展 B. 致力于殖民征服和经济掠夺 C. 客观上引起印度社会的变化 D. 历史进步性远超时代局限性 11.康德说:“Saper aude!……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