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8273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课件(18页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41649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3课,宋夏,金元,时期,对外交流,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南海一号”沉船 “南海一号”出水瓷器 “南海一号”沉船打捞现场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的木质沉船,1987年发现于广东阳江海域,残存长22米,宽约9米。目前,沉船中共发现18万余件文物,其中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这批瓷器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包括具有浓郁阿拉伯风情的酒壶、大瓷碗等,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南海一号”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南海一号”的发现可以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为什么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如此频繁?又有什么影响?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元朝交通路线图,了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及新发展。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盛况,从政府管理、对外政策和交通状况等方面,分析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往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家国情怀)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1.唐朝中后期,陆上交通下降 草原丝绸之路 宋朝与西域、中亚的陆路交通被阻断后,辽夏金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仍维持着与西域、中亚较大规模的交流。 受割据、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由西北、中亚连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交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2.宋代海路交通发达 高丽 日本 东南亚 印度 阿拉伯 东非海岸 (1)原因:①陆路交通被阻断;②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③经济重心南移;④繁荣海外贸易的推动。 (2)航线: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 (3)特点:出发地点集中在东南沿海港口城市,航线多,贸易范围广。 (4)最远到达: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辽夏金:丝绸之路维持着与西域、中亚较大规模的交流。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3.元朝海陆并举 ▲元代交通路线图 日本 高丽 东南亚 印度 阿拉伯 东非海岸 地中海沿岸 (1)概况: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而。 (2)陆路交通:元朝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 (3)陆上:①陆上丝绸之路畅通,并向西延伸,到达俄罗斯等欧洲国家。②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 (4)海上: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①东海航线可通达朝鲜半岛、日本,南海航线可通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和欧洲等地。 原因: ①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 ②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③繁荣海上贸易的推动; ④元朝陆路交通网络的完善 ;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素 养 提 升 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发达的条件是什么? 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发展;(使用指南针、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宋代南方地区相对统一稳定,元朝实现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 宋元时期的经济繁荣为中外贸易往来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运的优势: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1.政府管理: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1)机构:港口设立市舶司 (2)职能:管理船舶、关税、货物及外商招徕等。 (3)地位:宋元时期外贸税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上(宋高宗)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万计。”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