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宁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2024~2025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 历史试卷 测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第4页至第6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大约1万年前,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人类逐渐由适应自然转向改造自然,在生产工具方面,各种金属工具的使用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此后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由此可知( ) A. 人类产生于金属工具的使用 B. 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得很幸福 C. 生产力发展推动文明的进步 D. 改造自然造成对生态的破坏 2.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制作主题为“缤纷多彩的世界古代文明”展板,下列内容不能纳入“大美亚细亚 一亚洲文明”系列的是( ) A. 《吉尔伽美什》 B. 莎草纸 C. 楔形文字泥板 D. 60进制 3.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行省制度 ③庄园与农奴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4. 下列不属于城市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的影响是 A.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B. 大学兴起,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C. 新兴市民阶层的兴起 D. 有利于维护西欧庄园的秩序 5.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其中的故事吸收了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等民间故事,生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 实行了文化扩张政策 B. 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 C. 文化成就领先于世界 D. 推动欧洲文化走向繁荣 6. 14世纪,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用以扩大耕地面积。这种“浮动园地”,是在水上建立的一种种植基地,阿兹特克人首先在水里打上木桩,再用树枝和芦苇编成轻便的排筏,从湖底挖出淤泥,掺和进一些泥土,厚厚地糊在排筏之上,以种植作物、蔬菜和花卉。“浮动园地”( ) A 有利于国家扩张 B. 增强了军事力量 C. 有利于工业文明 D. 推动了人口增长 7. 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包括 ①造船技术的进步 ②罗盘针的普遍使用 ③地圆学说的盛行 ④传播天主教的愿望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的、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是 ①麦哲伦 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 ④迪亚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各大港口和商品集散地,掀起了一场商业革命。这场“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 A. 世界各地很多新商品出现在欧洲 B. 西欧市场商品价格直线上升 C. 大西洋沿岸成为新的贸易枢纽 D. 英法等建立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10. 17世纪下半叶,荷兰人对茶叶充满了迷恋和向往,许多贵妇终日迷恋于茶社交生活。1701年,在阿姆斯特丹上演的喜剧《茶迷贵妇人》,就是对当时饮茶风尚的生动描写。这一状况( ) A. 促使荷兰垄断茶叶贸易 B. 有利于茶叶贸易扩大 C. 刺激了荷兰的扩张野心 D. 导致外来文化占据主导 11.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他在书中评论说:“占主要统治地位的商业资本,到处都代表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