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8845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20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学年,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
  • cover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能力提升卷 “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九年级围绕“自强不息”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一、积累运用(35分) 【活动一:名句中的自强不息】 (一)语境默写。(10分) 1.古时文人,生不逢时者多。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以“①_____,_____”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虽命运不济,但他们仍能自强不息。“②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抛开个人悲苦而乐观进取的自强不息;“③_____,_____”(《水调歌头》),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予普天下人美好的祝愿的自强不息;“④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即使年迈苍老依旧报国之心不减的老而弥坚的自强不息;“⑤_____,_____”(《岳阳楼记》),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以天下为己任的自强不息。 【活动二:名著中的自强不息】 (二)名著阅读。(6分) 同学们觉得《艾青诗选》里有许多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诗歌,是一部集历史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诗集。下面是艾青诗歌发展的时间轴,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完成下面的题目。 INCLUDEPICTURE"九3.tif" INCLUDEPICTURE "E:\\25秋课件\\九语宁夏\\九3.tif" \* MERGEFORMATINET 2.时间轴中的A处应填艾青的成名作《_____》。(2分) 3.从上面的时间轴中任选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分析诗中一个意象的内涵。(4分) 【活动三:传统故事中的自强不息】 (三)成语运用。(4分) 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自强不息的故事。东晋祖逖与刘琨年轻时胸怀大志,夜半听到鸡鸣,便起床练剑。这就是①_____的“闻鸡起舞”。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却②_____(很少有人知道)。年少求学时,范仲淹每天把凝固的粥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伴以腌菜下饭。虽然生活如此艰苦,但他③_____,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④_____(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年。 4.①③处填写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妇孺皆知  百折不回          B.脍炙人口  坚持不懈 C.妇孺皆知  坚持不懈 D.脍炙人口  百折不回 5.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②④处的成语。(2分) ②_____ ④_____ (四)对联文化。(3分) 6.小语同学阅读了以上故事后,想用一副对联来激励同学们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她不知道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请你帮她分清,并说明理由。 ①断齑画粥铸就辉煌 ②闻鸡起舞磨砺意志 上联:_____ 下联:_____ 理由:_____ _____ 【活动四:生活中的自强不息】 (五)语境运用。(12分) 【自强不息 优良传统】 7.小宁围绕“中华文明”写了一段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2分) 与世界上各大文明系统相比,中华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长久地保持乐观、奋进的处世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在当代中国,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正是激励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①通过自身的不懈奋斗摆脱困境、实现自我价值 ②个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 ③因而在面对艰难困苦时 ④主张在当下和现实世界之中寻找并实现生命的意义 【自强不息 文化自信】 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学生传统文化认同的调查表 性别 喜爱与支持民族文化产品 喜爱外来文化产品 表示无所谓 男 20% 28% 52% 女 22% 34% 44% 材料二:站立在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