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8850

第二章 第三节 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的方式(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日期:2025-05-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4545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4份,稳态,必修,选择性,2019
    课时3 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课时概念剖析 本课时的概念为“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突触是神经元与其他细胞相连接的部位,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突触处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3)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的运输,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定的受体,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从而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进而实现神经冲动的传递。                (阅读教材P27~29,完成填空) 1.突触的结构与类型 提醒 神经肌肉接点也称之为突触。 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1)过程(以乙酰胆碱为例) (2)信号转换 (3)特点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比较 [辨正误] (1)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  ) (2)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需要消耗ATP。(  ) (3)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膜。(  ) (4)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5)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因此神经递质是大分子有机物。(  ) 1.(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通常的,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只能释放一种类型的神经递质。释放兴奋性递质(如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等)的突触称为兴奋性突触,释放抑制性递质(如甘氨酸、γ-氨基丁酸等)的突触称为抑制性突触。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如图所示。 (1)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_____(填“Na+”或“Cl-”)内流,引起突触后膜_____(填“去极化”或“超极化”),进而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_____(填“兴奋”或“抑制”)。 (2)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_____(填“Na”或“Cl-”)内流,引起突触后膜_____(填“去极化”或“超极化”),进而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_____(填“兴奋”或“抑制”)。 (3)若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不能及时被降解或回收,会对突触后膜产生什么影响?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可卡因,又称为古柯碱,在医疗中被用作局部麻醉药或血管收缩剂,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而导致滥用,成为世界性的主要毒品之一。研究发现,可卡因会延长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作用时间。 (1)正常情况下,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位于_____的多巴胺转运蛋白会将多巴胺从突触间隙移除(如图A),有效地避免了多巴胺长时间地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 (2)当突触间隙存在可卡因后,其与多巴胺的_____紧密结合,使得多巴胺在突触中停留的时间_____,不断刺激突触后膜而增加愉悦感(如图B)。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多巴胺环境下,会通过_____突触后膜受体数目来适应这种变化(如图C)。神经递质受体数目_____,突触变得不敏感,此时人就迫切地需要获得更多的可卡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这就是上瘾(如图D)。 【学以致用】                  例1 如图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可判断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B.若谷氨酸长时间作用,可能会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C.NMDA与谷氨酸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并且NMDA这种受体本身也是一种通道蛋白,使谷氨酸和Na+进入突触后膜内 D.图中③过程的运输方式需要消耗能量 (1)有关神经递质的知识大盘点 (2)兴奋传递至突触后膜的三大效应 例2 (2024·精诚联盟联考)5-羟色胺(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其缺乏会使人患抑郁症。临床上可用药物SSRIs缓解抑郁症状,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5-HT)都是信息分子,都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