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舜耕中学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 B.魏征不好惹,否则会经常让自己难堪 C.作为皇帝,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利益 初一历史阶段性测试题2025、04 D.作为皇帝,没必要和魏征这样的人计较 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为60分钟。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 6.“苛日龈龈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诗人 位置。 孟郊这首诗的创作与哪一制度有关()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度 注意事项: 7.“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做俊杰,重拳击碎贪腐更,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 1.第丨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下列哪一条是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这位皇帝的贡献() 2.第丨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A.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B.创立殿试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C.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D.重视地方吏治 1.历史课上,老师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是个繁荣与开放的时期。” 8.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 请你判断“这一时期”是() 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该诗称领的“封建盛世”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宋朝李刚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 9.“唐玄宗统治时期的749年,官仓储粮量共有粟米9600多万石,长安、洛阳地区的官粮 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刚的高度评价反映出隋文帝一生最大的 仓里粮食堆积如山,甚至达到‘陈腐不可较量’的地步。”材料说明了() 功绩是() A.“开元盛世”时的粮食丰收 B.武则天的横征暴敛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 C.“开元盛世”时的经济繁米 D.安史之乱时的官僚腐败 C.发展社会经济 D.大运河的开凿 10.贞观之治合乎潮流,顺乎民意:开元盛世励精图治,大胆改革。这些史实的共同作用 3.《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 是() 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和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材料认为“此项工程”() A.使古代中国走向鼎盛时期 B.推动中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 A.有利于隋朝强盛 B.造成了隋朝灭亡 C.使中国完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促进了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局面 11.关于如图,填写正确的是() 4.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 唐朝建立 安史之乱 A.东汉 B.秦朝 C.北魏 D.元朝 5.唐太宗是一位贤明的君王,面对魏征这样经常不给他面子的人,他依然能容忍。下面几 A.开元盛世,贞观之治 B.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个原因中,他最可能出于的考虑是() C.开元盛世,黄巢起义 D.贞观之治,黄巢起义 A.隋朝短暂而亡了,要稳住江山,就要听从意见 七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 (共7页)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B C B A D B D A A B D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C C D A C B D C C C B 二、材料解析题 26、(1)①吸取隋朝速亡教训; ②知人善任,虚心纳谏;③唐都长安 ④玄奘 (8 分) (2)趋势:持续上升; 现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6 分) 27、(1)标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