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9662

【议题式教学】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19张PPT)+内嵌视频+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466688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视频,内嵌,PPT,19张,精神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教学设计(1课时) 一、设计理念 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 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会,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铸魂育人的目的。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教材内容分析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主要阐述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及其主要体现。 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另一方面,要能够结合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感悟其中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体会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无论是通过校内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见闻,都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一定了解,能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了解其主要的代表性成果及意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亲切感、好奇心和认同感、自豪感。 近年来,社会各界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上许多“国风”“国”文化作品对青少年产生不小影响。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不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有的学生觉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历史宏大话题,与当代社会生活、个人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还有的学生受一些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误解。因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活动,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的活动,帮助学生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阐述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知道中华人文精神在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理解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意义,增强文化自信。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二)教学难点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六、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项目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二)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项目式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与本框题内容有关的视频,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环节一: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教师活动】开展“品优秀传统文化,悟中华人文精神”的议学活动。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情境中的“讨论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分享中华人文精神对自己的启发。 【设计意图】将教材的“生活观察”栏目作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三)环节二 :中华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教师活动】组织开展“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的活动,并及时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的内容依次进行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并展示学习成果,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检索资源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