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考点十一 战争与国际格局 【考点突破】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形成 (1)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德国与英国的矛盾最为突出。 (2)20世纪初,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 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以德国为中心 ②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以英国为中心。 (二)大战的爆发 1.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在离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市政厅后,被事先埋伏在路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2.进程 (1)爆发: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俄、英、法等国很快参战,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2)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集中在欧洲战场,在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3)凡尔登战役 ①概况: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②意义: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4)加速战争结束的事件:美国对德宣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力量;中国、巴西等中立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3.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4.影响 (1)历时4年多,参战国家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2)改变了世界格局,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二、《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6月 (2)议题:战胜的协约国集团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3)参加国:有27个国家的代表,苏维埃俄国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4)操纵者: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5)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决定成立国际联盟。 2.签订时间:1919年6月 3.主要内容 (1)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2)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 (3)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4)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5)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4.凡尔赛体系 (1)构成: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影响: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未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为二战埋下了祸根。 (二)《九国公约》 1.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2.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3.概况: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