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2478

第2课《我的姓名》教案【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322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课,我的姓名,教案,海燕,综合,实践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我的姓名》教学设计 课题 我的姓名 课时 第2课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3年级 教材分析 《我的姓名》是海燕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第2课,以“姓名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探究个人姓名的由来、姓氏文化及历史渊源,引导学生理解姓名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父母期望,培养其问题意识、信息处理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了解名字意义感受亲情,探究姓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小组协作培养团队与集体责任感,展示成果传播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问题解决:小组合作制定方案,多种方式收集并处理信息,提升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创意物化:展示环节发挥创意,用多样形式呈现成果,培养创新与艺术表达能力。 重点 通过采访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名字蕴含的意义,感受父母的期望。 难点 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等方式收集资料,了解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孩子们,当你们第一次背着书包踏入校园,老师、同学呼喊你们名字时,那是对你们的认识与接纳。名字伴随我们一生,父母给我们取名时,融入了深深爱意与美好期望。想知道你们的名字饱含怎样的深情吗?现在,让我们开启《我的姓名》探索之旅 。出示课题。 设疑、 讨论。 通过设置问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活动主题的生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关于姓名由来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阅读思考阅读《“二苏”姓名的由来》,关于“姓名”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呢?2.提出问题学生1:我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学生2:为什么古人有自己的“字”,而我们没有呢?学生3:为什么大多数人要姓父亲的姓?学生4:为什么我们有不一样的姓氏呢?除了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学生5:古人取 “字” 有什么具体的规则和讲究呢? 学生6:姓氏在不同朝代有过怎样的地位变化呢? 学生7:名字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自我认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3.确定主题小组确定的活动主题是:有趣的姓名探秘之旅二、制订活动方案1.与姓氏有关的问题很多,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围绕小组确定的活动主题制订活动方案吧! 活动方案活动主题有趣的姓名探秘之旅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感受家人的爱意与期望,增强家庭归属感。 2.认识常见姓氏的起源和发展,拓宽文化知识面,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通过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方式1.家庭访谈:学生回家采访父母,询问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2.资料查阅:在老师或家长帮助下,通过书籍、网络查找姓氏相关资料。 3.小组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疑问。 4.实地走访:如有条件,可去当地姓氏文化博物馆或宗祠参观(需提前联系并安排好安全事宜)。活动步骤第一周:启动与家庭访谈 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活动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回家采访父母,记录自己名字的故事,完成简单的记录单。 第二周:资料查阅与小组讨论 学生在老师或家长指导下,查阅姓氏起源等资料。 课堂上分组讨论,分享查阅到的资料和自己名字的故事,提出疑问。 第三周:整理与汇报准备 各小组整理讨论结果,制作简单的手抄报或卡片,准备在班级汇报。 第四周:实地走访与总结汇报(如可行) 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相关场所参观(若无法实地走访,可观看相关纪录片替代)。 学生回到学校后,进行最后的总结汇报,分享活动收获。人员安排1.老师:整体指导活动开展,联系实地走访场所(若有),解答学生疑问。 2.学生分组: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分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