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 撰写自己的研究报告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小结 07 作业布置 08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价值体认:参与研究报告撰写,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特性,体认其系统表达思想、展示成果和新观点的价值,加深对活动意义的认知。 责任担当:研究学校门口环境等主题时,明确自身对了解和改善校园周边环境的责任,增强社会、安全和环境意识,主动助力解决周边问题。 问题解决:在撰写研究报告中,针对遇到的如报告组成、问题设计等问题,经提问、分析案例、制定方案和实践等,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掌握撰写方法。 创意物化:将研究报告整合成小论文,以新形式呈现成果,培养知识整合与创新应用能力,实现从成果到具体作品的转化,展现创意物化能力。 02 新知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比如说,我们每天都会看到马路上车来车往,大家有没有想过,不同时间段马路上车辆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呢?是早上上学上班的时候车最多,还是下午放学下班的时候车最多呢?又或者,我们每天都要吃水果,那哪种水果在我们这个地区最受欢迎呢?是苹果、香蕉,还是橙子呢?相信很多同学在生活中也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想要去一探究竟。当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到了一些资料和数据后,怎样把这些成果清晰、有条理地展示出来呢? 03 新知讲解 活 动 主 题 的 生 成 同学们,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经常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对活动主题进行一些研究、调查,那么,如何对我们的活动做一个总结呢 快来一起学习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吧! 03 新知讲解 研究报告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提 出 问 题 研究报告由标题、引言、研究方法和过程、研究结论组成。 研究报告是不是把我们整个活动的过程、结果、研究结论都写出来 03 新知讲解 提 出 问 题 研究报告确实要将整个活动的过程、结果以及研究结论呈现出来。 过程部分让读者了解研究是如何开展的;结果部分展示通过研究获得的数据、现象等;研究结论则是对结果的分析总结,提炼出具有价值的观点和发现,它们共同构成研究的完整呈现,使他人能全面了解研究的来龙去脉与核心成果 。 03 新知讲解 常见的研究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和设计报告四种形式。 提 出 问 题 03 新知讲解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既重过程也重结果的学习活动,所以研究报告的撰写是很重要的环节。通过撰写研究报告,我们可以系统地表达研究的思想,让别人知道我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成果,有什么新观点等。 让我们一起分析下面的研究报告吧! 提 出 问 题 03 新知讲解 注意分析这个研究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写了什么内容。 分 析 问 题 学校门口环境研究报告 研究的主题: 上周是我们中队执勤,在执勤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门口在上学和放学的时间比较混乱,接送孩子的车辆、小商小贩占据了学校门口的部分地方,校门口显得非常拥挤、嘈杂、脏乱……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决定开展对学校门口环境的研究。 研究的意义: 了解学校门口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状况以及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安全意识、环境意识。 03 新知讲解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考察的方法对学校门口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进行研究。 1.收集有关环保、人文环境、社会环境、食品安全、学生安全、交通安全等与学生、学校有关的资料,对研究方向及目前状况进一步了解。 2.制订活动方案,根据活动要求和分工,制作活动记录表、统计表,准备照相机、摄像机等活动工具。 3.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对学校门口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材料。对家长、老师、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