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烯烃 炔烃 第二章 烃 第二课时 炔烃 一、最简单的炔烃———乙炔 1、乙炔的分子结构 乙炔 分子式 电子式 球棍模型 填充模型 结构式 C2H2 结构 简式 H:C C:H ::: H C≡C H HC≡CH或CH≡CH 导(3mins) 乙炔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示意图 ①共价键的形成:分子中的碳原子均采取sp杂化,碳原子与氢原子形成σ键,两碳原子之间形成双键(1个σ键和2个π键)。 ②空间结构:乙炔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位于同一直线,相邻两个键之间的夹角约为180°。 σ键 π键 学习目标 重点:(1)乙炔的分子组成、结构和性质;(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根据乙炔的化学性质,预测炔烃的性质。深化“结构决性质”的化学基本观念 学(14mins)+助(7mins) 1.阅读课本36页-37页勾画炔烃的性质(自主) 2.根据课本37-38页探究内容填写实验现象(自主)并进行思考 制取乙炔时能否使用启普发生器?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为了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在乙炔的性质实验之前为什么要除去硫化氢,是如何除去呢?反应原理为?(合作) 3.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现象及原理?(合作) 4.阅读课本39页由乙炔的性质总结炔烃的化学性质,并思考乙炔与氢气1:1或1:2加成的反应分别为?(自主) 5.完成课本40页思考与讨论内容(合作)(1)(3)中的炔烃需进行命名 乙炔的化学性质 阅读课本P37探究———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化学性质 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1)将饱和氯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电石的烧瓶中 (2)将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 (3)将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 (4)点燃纯净的乙炔 反应剧烈,放热,有气体产生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产生明亮的火焰,有黑烟 展(9mins)+评(9mins) (1)乙炔的实验室制备 装置: 固 + 液→气(不加热) 原理: CaC2+2H2O→ CH≡CH↑+Ca(OH)2 问题1. 制取乙炔时能否使用启普发生器? ①反应剧烈,难控制 ③生成的Ca(OH)2呈糊状易堵塞球形漏斗。 ②反应放热,易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上述装置在导管口塞棉花 展(9mins)+评(9mins) 问题3. 在乙炔的性质实验之前为什么要除去硫化氢,是如何除去呢? 硫化氢有还原性会干扰乙炔化学性质的实验。 使用硫酸铜溶液除去 H2S+CuSO4=CuS↓+H2SO4 问题2. 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为了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①使用饱和食盐水 ②控制饱和食盐水的滴加速度 展(9mins)+评(9mins) (2)乙炔的性质 物理性质 乙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乙炔的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a:使酸性KMnO4(aq)反应使其褪色 ———还原性 鉴别乙炔和甲烷,但不能除杂!! 乙炔的收集方法 展(9mins)+评(9mins) b:可燃性: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烟 甲烷 乙烯 乙炔 2C2H2+5O2 4CO2+2H2O(l) 点燃 注意:点燃前要验纯! 含碳量不同导致燃烧现象,有所不同,可用于三者鉴别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氧炔焰的温度可达3000℃以上,故常用它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氧炔焰切割金属 因为乙炔的含碳量很高,没有完全燃烧 比较甲烷、乙烯和乙炔燃烧的现象,说明原因 展(9mins)+评(9mins) ②加成反应 (H2、Br2、HX、H2O等) 总反应 CH≡CH + 2Br2 → CHBr2CHBr2 1,2-二溴乙烯 1,1,2,2-四溴乙烷 a:与溴单质的加成反应 乙炔可使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 可用于除去甲烷中的乙炔! 产物可溶于四氯化碳,不溶于水。 展(9mins)+评(9mins) b: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CH3 -CH3 催化剂 CH≡CH + 2H2 CH≡CH + H2 CH2=CH2 催化剂 C2H2与H2的加成可以按1:1或1:2加成,其程度可通过条件得到控制。 说明: 1 : 1 1 : 2 乙烯 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