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3189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7243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1《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与老子齐名,两人并称为“老庄”。庄子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著作有《庄子》一书。 简介作者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文章,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鲁迅先生更评价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北冥有鱼 北冥(mínɡ)/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xié)》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xǐ)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yé)?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任务一:朗读课文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 翼 若垂天之云。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 而 为鸟,其名为鹏。 叫,是 取独 变化 成为 译文: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很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的 翅膀 好像 的 古义: 今义: 用力鼓动翅膀 发怒 任务二:读懂文意 北海。冥,同“溟”,海。 南冥者,天池也。 “……者,……也”,表示判断,……是……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九万里,去 以 六月息者也。” 离开 凭借 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 于南冥。 这 就 迁徙 到 倒装句,状语后置,应理解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取独 取独 古义: 今义: 判断动词 古义: 今义: 海水运动 海上运输 古义: 今义: 风 休息 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 译文: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上说:“鹏迁往南海时,振翅击水而行,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浪花。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 以 息相 吹也。 译文: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取独 用 气息 吹拂 天之 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 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表示选择, 是……还是…… 取独 湛蓝 尽头 到 罢了 生存在大自然中的未经驯服的马。 古义: 今义: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通“耶”表疑问,吗。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水运动 古义:这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今义:判断动词 【古今异义】 【通假字】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冥:通“溟”,海 文言知识积累 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介词,用) 其名为鲲 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代词,它的) (代词,它)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一词多义】 以 其 志怪者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