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763475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一调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3014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安徽省
,
语文
,
答案
,
扫描
,
试卷
,
考试
2024一2025学年阜阳三中高二年级第二学期一调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古代“文学”是一门以经典为载体,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种、文化、生活的综合性 学问,它包指对社会、历史、自我的认知但更倾向对个体人格精神的培养。孔子所谓“兴 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体现了他的“文学”教育思想。“兴”代表的是价值现念认知, “立”代表的是行为规范形成,“成”则代表了精神境界充盈,三个阶段体现了主体修养逐 层提升,最终成就君子人格的全过程。西方古典学也同样重视文献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 如19世纪的《古典学术与古典学问》说,古典学者“不仅熟记彼辈的语言与思想,且已形 成识鉴,好与古哲为友”(约翰·埃德温·桑兹《西方古典学术史》中译本)。这句话就很 像玉子《知人论世”而“尚友”之说。当然,西方古典学者对知识的兴趣更高,更加在意 “博学”的称誉。 孔子的三阶段人格教育论,以经典文献教育为人格养成的初始阶段,但随着经典文献 的扩展,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经典教育贯穿于传统士人救育的全过程。由于历史的 原因,孔子非常推崇《诗经》,认为《诗经》包含了所有的思想观念。汉代之后,经典学术 快速发展,“六经”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形成分工,共同构成社会主流思想的核心, 虽然专攻一经为士人之常态,但士人必须学习和熟知所有儒家经典,形成必备的知识修养。 从社会或自我认知的角度来说,谐子之学亦可备儒家经典之补充。所以,孔子人格教育的 第一阶段主要以儒家经典和诸子为主要内容。 由于“礼”有着特定时代性、其规范性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社会价值也不断减弱, 传统社会士人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为政治姿态和出处方式,而能够在这方面进行有效教育的 主要是史著。中国古代史著除了为统治者提供历史鉴戒之外,主要记录了不同阶层的个体的 政治行为和命运,所以,史著学习其实就是一种政治理念、政治规范、政治策略的训练,并 能从不同的人生形态和命运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形成自己的社会行为模式。左宗棠说:“读 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 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 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也。”(《左宗棠全 集·书信一》)所以,对于士人来说,史著教有的目的更多是养成社会政治行为的准则和应 变能力。 孔子“成于乐”说的是造就精湛深远的精神境界,涉及审美教育。对此,孔子还有另 一种说法:“游于艺”(《论语·迷而》)。由于“乐”过于专业,且应用范围较小,所以后 世以诗词歌默等经典教有取代了乐救。诗词歌赋是古代士人的基本素养,也是古代士人的精 神故乡。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非常繁富,且具有很高的美学水准,各种审美文体、鉴赏理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7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4-16)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2025-04-16)
第一单元写作任务 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4-16)
第五单元写作任务 写演讲稿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4-16)
《谏逐客书》课件(共33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4-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