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3604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期末课内阅读真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2858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课内
  • cover
五下课内阅读真题专项 学校: 姓名: 班级: 古诗三首(2022·全国·五年级期中) (一)(2022·全国·五年级期中) 课内阅读。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 ,展示的是一 幅 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2.“漪”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3. 写景文字集中在 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 、 、 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 4. 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祖父的园子 (二) (2022·山东泰安·五年级期中) 阅读理解。 祖父的眼晴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 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侯,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 似的。 别人看了祖父这样做,也有笑的,可不是笑祖父的手法好,而是笑他天天使用一种方法抓 掉了孩子的帽子,这未免可笑。 1. 给以上文字起个合适的题目:《 》。 2. 简要写出以上文字的主要内容。 3. 你觉得文中的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先概括地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具体地说说理由。 4. 读了文中画“ ”的句子,我想到一个成语(或俗语、歇后语、诗句) ,因为 5.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试着提出2个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一个问题。 草船借箭 (三) (2022·全国·五年级阶段练习) 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 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 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 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 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塞调来六千名 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 文中第一句话属于 描写, 其作用是 2. 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用“ ”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 结合选文,对“诸葛亮笑着说”的“笑”理解合理的有( ) (多选) A. 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的样子。 B. 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 C. 是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 D. 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表现。 景阳冈 (四) (2022·四川成都·五年级期中) 课内阅读。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