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安塞腰鼓 刘成章 新课导入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舞蹈吗? 腰 鼓舞 你们知道中国的“腰鼓之乡”是哪里吗? 陕北的安塞 学习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读出抒情散文的诗意,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 2.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 3.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感受西北高原人蓬勃的生命力。 走近作者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 是该集中的一篇。 背景介绍 陕西省的安塞县素有“鼓之乡”的美称,安塞腰鼓场面宏大,动作奔放,节奏铿锵,人鼓合一,气势磅礴,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 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安塞腰鼓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安塞腰鼓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是黄土高原的产物,其粗犷、雄浑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浑然一体 。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源远流长,风格独特,融舞蹈、音乐、武术于一体,具有队行多变、刚劲、豪放的特点。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亢奋( )晦暗( )羁绊( ) 烧灼( )冗杂( )蓦然( ) 震撼( )磅礴( ) 戛然而止( ) kàng huì bàn 字词积累 zhuó rǒng mò hàn páng bó jiá 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根据时间顺序,分为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部分。 整体感知 朗读,深入文本。 1-4段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 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段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 朗读指导 根据提示完成文章结构图。 安塞腰鼓 打鼓前( ): ( )的腰鼓 打鼓中( ):( )的腰鼓 5-8:宏伟的场面 雄壮的 ( ) 雄壮的 ( ) 奇丽的( ) 打鼓后( ):( )的腰鼓 1-4 安静 5-27 激昂 响声 后生 舞姿 28-30 寂静 合作探究 1.安塞腰鼓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简单说说安塞腰鼓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3.本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合作探究 1.安塞腰鼓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简单说说安塞腰鼓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壮阔 豪放 火烈 安塞腰鼓,它粗犷、豪放、壮阔而又热烈 3.本文运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1)句内部的排比: “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2)句与句之间的排比: 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精讲释疑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归纳: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磅礴的气势,有强烈的节奏感,鼓点一样使人震撼,写出了后生的硬朗,鼓点的急促,流苏的气势,脚步的猛烈,眼睛的神采,身姿的强健。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归纳:运用的排比的修辞手法,气势恢宏,节奏明快、语气连贯地赞美了舞姿的力量,变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