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4426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79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1.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北美土著居民划分为“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多元文化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印第安人形象又变身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印第安人”。这种现象( ) A.反映文化的剧烈冲突 B.充斥着对印第安人的歧视与污蔑 C.基于长期的文化偏见 D.说明对印第安人的认识逐渐客观 2.19世纪中期,拉美出现了茶话会、书店、杂志社、印刷所、科学院、博物馆、音乐学院等文化传播和交流机构;拉美作家也在作品中大胆使用各国方言词汇,歌颂拉美的自然风光,重视发掘古代印第安人的文化遗产,提出创造一种“美洲的文化”。这表明当时的拉美社会试图( ) A.重塑拉美文化 B.打破殖民枷锁 C.传播启蒙思想 D.传承文明传统 3.下列关于中古时期(5—15世纪)世界区域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中央集权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B.西亚阿拉伯帝国实行封君封臣制度与封建庄园制 C.非洲班图人最早种植水稻、粟,饲养水牛等 D.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培养出马铃薯、玉米、花生等作物 4.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法隆寺有48座佛教建筑,它们代表了日本最古老的建筑形式,标志着艺术史和宗教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即再现了中国佛教建筑与日本文化的融合。这说明( ) A.日本的佛教建筑艺术起源于中国 B.法隆寺是日本神道文化的代表 C.日本佛教建筑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D.法隆寺由日本政府为鉴真所建 5.古代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300多座金字塔庙宇;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古代美洲金字塔的主要用途是( ) A.传播宗教场所 B.用于祭祀 C.用作国王陵寝 D.贮藏文化遗存 6.孟广林在《世界中世纪史》中指出:“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但随着假名文字的发展,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的‘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该学者意在强调( ) A.日本文化在交流中创新发展 B.日本自身文化有很强的本土性 C.中日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 D.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7.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屠杀。这段材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明造成的后果是( ) A.经济衰退 B.文化浩劫 C.国家分裂 D.民族灭亡 8.有学者指出,古代菲律宾使用过一种名为“巴伊巴音”的文字,和东南亚多种文字一样,是由南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化而来的;越南北部发现了改编后的《罗摩衍那》的口头文本,把安南(今越南)变成了十车王的阿耶陀国(中印度古国)。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东南亚难以创造出独特的文明形态 B.古印度文明体现出开放包容的特性 C.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具有重要的影响 D.古印度文明推动东南亚的人口迁移 9.10世纪时,庄园在日本遍布全国。庄园主大多为中央贵族、地方豪门和大寺院,他们委派代理人———庄官管理庄园。庄园出现之初尚须向政府交纳租税,但自9世纪中叶以后,有权势的庄园主获得“不输不入”的特权,从而使庄园摆脱了政府的财政控制。地方中、小贵族为逃避国家赋税和徭役,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寄进给中央权贵,自己则变成庄官。这些现象的出现( ) A.稳定了国家财政收入 B.减轻了农民人身控制 C.削弱了中央集权体制 D.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 10.某学者认为,古代印度十进制带来的简便而精确的小数点计数法,刺激了古代阿拉伯数学家归纳出“代数”的数学运算方法和关系,这与古代希腊数学思想的几何风格大相径庭。该学者意在强调古代阿拉伯人( ) A.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对数学的理解进入新阶段 C.善于整合古代各个地域文明 D.具有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