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5612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32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辽宁省,次月,试题,历史,第一,丹东市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月考 高二历史B 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考试范围:选必三到第四单元(第10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造型夸张,双目突出,与中原商周青铜器风格迥异。这一差异最能说明( ) A.古蜀文明完全独立于中原文明发展 B.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商周礼乐制度对周边地区的强制同化 D.古代巴蜀地区冶铁技术领先中原 2.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求同存异思想,这一思想在建国后被广泛用于政治上的许多领域,成为指导新中国的一个广泛的政治原则。以下选项可以作为论据证明此看法的是() A.运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实行三三制政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一国两制在台湾香港问题上的成功实施 D.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国际领土争端 3.有学者指出,中国儒学的核心是人学,所讲人性主要是探讨人类异于、优于禽兽的特殊属性。佛教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所以提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等,将以个人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戒律、禅定、智慧)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内容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中印文明具有兼收并蓄倾向 B.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之处 C.佛教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儒佛调和思潮推动中印间文化交流 4.孟德斯鸠认为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中国法律--“礼”,是“养成宽仁温厚,维持人民内部和平和良好秩序,以及消灭由暴戾性情所产生的一切邪恶的极其适当的方法”。霍尔巴赫也认为,中国可算是世界上所知唯一将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道德是人们唯一的宗教。这表明() A.中国古代的文明发展比欧洲优越 B.中国传统文化利于启迪欧洲的思想解放 C.儒家思想是启蒙运动的主要来源 D.东西方国家交流频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5.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在哲学、文学、史学、雕塑建筑等方面更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下列项中能得出这一结论的是( ) A.《荷马史诗》里的英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B.苏格拉底致力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理,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C.伊本·西那的《医典》在欧洲被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D.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撤战争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6.拜占庭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这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此法典主要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和《法理概要》《新法典》。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继承了《法理概要》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法学汇纂》为蓝本,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仿效。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 A.《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B.罗马法对当时社会具有重大影响 C.罗马法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D.拜占庭帝国统治了法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多个国家 7.某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世界历史时,对不同地域文明特征概括如下。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 东欧 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美洲、北非文化 ② 南亚 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成为东西文明的纽带 ③ 西欧 基督教成为文化符号,教权与王权竞争共存 ④ 东亚 融汇华夏文明的因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印加帝国的国都定在库斯科城,城中有一个中心广场,广场四周建有神庙、宫殿等建筑,以供王公贵族、祭司等居住。国都的外围被辟为街区,有街道相隔,划分给不同身份和职业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