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5632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25023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内蒙古自治区,月月,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 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 1.B。【解析】材料一指出独乐寺观音阁只有6种规格的木构件,揭示了 《营造法式》的营造密码,选项B正确。A项“时光太久远”非直接原 因:C项“依赖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与原文“《营造法式》的标准 化”不完全等同:D项混淆了“词汇”与“文法”的概念。 2.A。【解析】材料二未提及中国建筑“文法”种类是否比国外“多得 多”,属于无中生有。 3.A。【解析】“水泥”是现代建筑材料,不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文 法” 4.行文脉络:材料三先提出“现代建筑设计如何继承传统建筑理念”的问 题,接着分别从“天人合一理念”“中庸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三 方面展开分析,最后强调传承传统应注重文化内涵。 5.传统建筑特色: 标准化、模数化:以材为模数,构件规格统一(材料一): 文法与词汇体系:构件组合遵循固定法式,灵活多样(材料二): 追求天人合一: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材料三): 中庸思想:强调建筑布局、色彩的协调与内涵(材料三)。 (二)现代文阅读Ⅱ 6.D。【解析】《人生》成经典并非仅因卖馍细节,“不能成为经典”过 于绝对。 7.C。【解析】镜子象征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火车象征现代化转变,二者均 表现对未来的追求,正确。 8.心理变化:初嫁时对山中绿意的浪漫想象(期待);发现土地贫瘠的失 望;李三踏实规划后重燃希望。 9.细节分析: 李三带回“祥手帕”:体现对桂花的关爱,预示“镜子”的伏笔: 李三买不起西洋镜攒钱:表现普通人的困境与美好愿望: 桂花带血迹的镜子:象征思念与抗争精神,呼应“镜可照见无形之 物”。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10.断句:今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 功于国。(断3处,标号D、L) 11.C。【解析】“君过矣”的“过”为“错”,“行无过”的“过”为 “过错”,含义不同。 12.D。【解析】A项“哀求”错:B项晋文公未答应给秦国城池;C项触龙 最后谈及长安君质齐。 13.翻译: (1)晋国在东边使郑国成为边境后,又想扩展西边的疆界,若不损害秦 国,将如何取得土地? (2)老臣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胜过长安君。 14.共同原因:均从对方利益切入,以理服人(烛之武分析秦晋矛盾,触龙 以父母爱子引导)。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C。【解析】“朝衣换钓蓑”是对比,非借代。 16.襟怀: 厌弃官场,向往隐逸(“慕真隐”“学渔歌”): 感慨无位自由(“无名无位堪休去”); 隐含贬谪后的豁达(“的的学渔歌”)。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我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一) 18.B 19.修辞手法:排比、比喻。以“若…若…”的假设句式,强化长廊 重复与变化统一的艺术效果。 20.补写:2024-2025学年高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头质这增装的尊护蓝民味叶续成馆 1925年,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专业。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 一本书,是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但这本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因为那是北 宋时代的书。 味护 后来,梁思成通过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等一 系列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的研究,他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特别是 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中,他发现,这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 只有6种规格。《营造法式》里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长,曲直举折之势,规 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这句话简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