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 课标要求:复习目标 第一,梳理中国古代政治的演变,能说出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权力变化的过程,会分析不同时期政治制度对中国发展的影响,理解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道理。 第二,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来回顾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过程,能概括几个主要历史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能够梳理经济重心,随着政治中心的变迁,人口的迁徙而不断难移的大致的过程。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 王朝更迭 封建盛世 思想统治 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政治——— 王朝更迭 奴隶社会 夏 商 周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注: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 封建社会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统一 ( 前221--220)440年 (220-589 ) 369年 分裂 (581-907) 326年 统一 (960 —1368)408年 分裂 (1368--1912)544年 统一 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一、中国古代政治——— 王朝更迭 古代政权演变和阶段特征 夏商周: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隋唐: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五代宋元时期民族融合、科技发达、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制度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那这些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要镇守疆土,战时还要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1.分封制(西周) 弊端:长期来看,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周王室逐渐衰微。 思考:这样的制度它有什么积极作用和弊端呢? 积极作用:它能够开发了边远的地区,并且拱卫周王室,加强了周朝的统治,使得西周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西周分封形势图 一、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1912年) 专制主义———指的是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 中央集权———指的是全国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一律服从于中央政府 核心:维护军权的至高无上 理论基础:法家思想 君权 与相 权的 矛盾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与地方的 矛盾 地方政府 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秦 皇帝制 郡县制 汉 察举制 推恩令 隋唐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全国设十个道为监察区 元 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行省制 明 废丞相,设内阁、厂卫 、八股取士 设三司 清 设南书房、 军机处 设驻藏大臣、伊犁将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制度 发展趋势:君权不断的加强,相权不断的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结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它是在不断的强化的。 判断:A,B,C,D分别表示的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 县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 御史台 中书省 直辖地 行中书省 皇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皇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A B C D 秦 隋唐 明 元 材料一: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 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他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使。 ———杜佑《通典》 创立殿试制度(创立武举) 。开始八股取士 (1) 材料一中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个朝代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则天在位时期是如何完善此制度的 这种选官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