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正确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电解质,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提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2.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增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 一、电解质的电离 1.物质的导电性与电离 (1)实验探究:NaCl的导电性 装置及操作 烧杯或瓷坩 埚中的物质 现象 结论 固态氯化钠 电灯泡_____ 氯化钠固体_____ 熔融状态 的氯化钠 电灯泡_____ 熔融状态的氯化钠_____ 氯化钠溶液 电灯泡_____ 氯化钠溶液_____ 思考1 固态氯化钠、熔融状态的氯化钠和NaCl溶液,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原因是什么 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2)电离 ①概念 像氯化钠这样, 或 时解离成能够 的过程称为电离。 ②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写出NaCl熔融状态下或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熔融状态:NaCl=== 。 在水溶液中:NaCl=== 。 2.电解质 思考2 SO2的水溶液导电能说明SO2是电解质吗 为什么 知识拓展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1)理解酸、碱概念时注意“全部”两个字 如NaHSO4、Cu2(OH)2CO3虽分别能电离产生H+、OH-,但都属于盐。 (2)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 (3)电离方程式书写时注意: ①质量与电荷要守恒; ②原子团不能拆开写,如HC、S、OH-等,但HS在水溶液中拆开,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 ③正确标注离子所带的电荷及其数目。 1.判断正误 (1)铜丝、NaCl溶液和盐酸都能导电,所以三者都是电解质( ) (2)液态H2SO4、固态KCl均不导电,所以H2SO4、KCl均不是电解质( ) (3)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 )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2.(2023·菏泽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H4)2SO4===(N)2+S B.K2CO3===2K++C4++3O2- C.H2SO4===+S D.KAl(SO4)2===K++Al3++2S 3.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⑩胆矾晶体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物质在相应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 (2)属于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属于能导电的电解质的是 。 (5)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 理解电解质注意掌握三个关系 (1)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酸、碱、盐、水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导电性的关系 ①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盐酸等;电解质本身也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固体、HCl气体等。 ②有些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如HCl、H2SO4等;有些电解质只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如BaSO4、CaCO3等。 ③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本身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2、NH3等。 (3)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硫酸钡等),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酒精等)。 二、电解质的分类及电离的应用 1.电解质的分类(从电离程度) 电解质 思考 某同学在做“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时发现,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的导电性强,醋酸的导电性弱。他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弱”这个结论对吗 为什么 2.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测定 电解质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而溶液会表现出一定性质,故可用一些方法测得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 (1)某些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会呈现出一定的颜色且溶液的颜色随着所含离子浓度的加大而加深,可以用 测定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 (2)可用 测定溶液中H+或OH-的浓度。 1.(2023·山东邹城高一期中)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中正确的是( ) 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