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6166

第2章 第2节 第3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77318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2019,科版,3份,学案,练习
    第3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掌握常见离子(Cl-、S、C)的检验方法,能基于证据对物质变化提出可能假设,并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2.掌握粗盐的提纯方法,学会利用离子反应进行物质的除杂与提纯,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一、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1.三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待检离子 使用试剂 反应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 AgNO3溶液、稀硝酸 加入AgNO3溶液,产生   ,再加稀硝酸,沉淀       S BaCl2溶液、稀盐酸 加足量稀盐酸    ,再加BaCl2溶液产生_____ C CaCl2溶液、稀盐酸 加入CaCl2溶液产生  ,再加入稀盐酸,沉淀  ,产生        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CaCO3+2H+===    ; CO2+Ca2++2OH-===CaCO3↓ +H2O 离子检验的答题模板 (1)取样:(若为固体样品)取某固体样品少许,溶于水配成溶液,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若为液体样品)取某液体样品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2)试剂:加入××溶液(或物质)。 (3)现象:看到有××色气体生成(或××色沉淀产生)等。 (4)结论:证明有(或无)××离子存在。 思考1 检验Cl-时,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2 为什么在检验S时,先加足量稀盐酸,后加BaCl2溶液,顺序能颠倒吗 2.常见的离子推断 (1)依据:离子反应所表现出的某“唯一性”的特征性质及现象。 (2)离子推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肯定性原则:据现象推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②互斥性原则:如溶液中含有Ba2+,则不存在大量的C、S。 ③进出性原则:要注意所加试剂引入什么离子,是否造成干扰。 ④守恒原则(电中性原则):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1.判断正误 (1)向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含有OH-(  ) (2)无色透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Fe3+、Mn(  ) (3)检测溶液中的Cl-时,可先加盐酸,再加AgNO3溶液(  ) (4)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溶液中可能存在C,也可能存在HC(  ) (5)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 2.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如表所示: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判断的依据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C———气体法 B.S———沉淀法 C.H+———显色法 D.Cl-———气体法 3.有一瓶溶液只含Cl-、C、S、Na+、Mg2+、Cu2+六种离子中的某几种。通过实验:①原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②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③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2)实验③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 (3)写出实验①和实验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 ③  。 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食盐的精制 1.实验探究:食盐的精制 (1)实验目的:除去粗食盐水中的Ca2+、Mg2+、S、泥沙等杂质。 (2)实验方案设计 (3)实验操作流程 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 ④  、   。 特别提醒 (1)加入试剂适当过量的目的是将杂质离子完全除去。 (2)加入试剂顺序①②③可以调整,但③必须在②之后,如②③①、②①③均可。如果②在③之后,则过量的Ba2+无法除去。 (3)在加稀盐酸之前要进行过滤,否则,沉淀会被稀盐酸溶解。 思考1 如何检验食盐水中杂质离子S、Mg2+、Ca2+已除尽 思考2 按实验操作流程图,如何洗涤得到的BaSO4沉淀 如何检验BaSO4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沉淀洗涤(或洗净)的答题模板 (1)沉淀洗涤的答题模板 注洗涤液(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