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三语文学科阶段检测五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突破和进入各种领 域,2017年微软旗下的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发表了自己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病窗》,在诗集抢 荐序中,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激动地写下了“人工智能创造的时代从今天开始”,人工 智能在写作领域迎来了又一次变革。无论是人工智能制造,还是人工智能创造,其共同点在于都得 到了算法运作的支持,因此,即使进入写作领域,人工智能创造仍旧延续着算法写作本身的优势。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日渐加快,人们更加注重时间成本的投入,相较于人类写作巨大的时间耗 费,A1写作以极快的速度、准确的输出以及随时随地的写作,来满足人们对日常文聚编辑的需求。 A!可以在短短几秒之内按照事先录入的要求完成文策的编辑,并准确地传达人类要获取的信息内容, 较有代表性的A1写作机器人,如ChatGPT、文心一言、微软小冰等,都可以圆满地完成这一任务。 例如,在与文心一言的对话框中揄入“新闻稿”的指令,在短短十秒的时间内就可获得一篇中心明 确、格式规范、数据引用准确且颇具文采的斯闻稿,A1写作所具有的即时性优势人类难以望其项背。 现在,A1写作将其即时性的优势带入感性创作领域,带给人类更为断奇的认知与创作体验。例 如,尝试测试小冰作诗的速度,在对活框中输入指令“创作一首以'雨’为主题的诗歌”,同时,用 秒表计时,可以发现在接到指令的4.97秒后,小冰即完成了它的诗作,“雨丝轻棉花枝间,滴滴 落在湖面上。清凉的雨滴带来宁静,洗去尘世的喧嚣”。用同样的方法,反复实验三次,剩余两次 的用时分别为4.02秒和4.42秒。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小冰每首诗的创作速度保持在4秒左右, 也就是说,几乎在接收到创作指令的同时,小冰就可以完成诗歌的写作。A1写作在此时表现出共即 时性的巨大优势,它可以当机立断地完成时歌写作的任务,相较于人类写作,其省略了大量的思考 时间与书写时间,极大地节约了时问成本。 对于以诗歌为例的感性创作来讲,A1写作突破了人类写作能力随时枯弱的窘境,A!写作永远是 精力旺盛的“少年”。正如沈向洋博士讲,“与人类相比,微软小冰创造力不会枯竭,她的创作热 清源源不断”。人类的创作是体力与脑力的双重付出,纵使人类的体力充沛,可以保证持续性创作, 但其脑力和创作热情也难以做到像A1一样源源不断地输出。人类的感性创作往往雪要一定的写作 契机,并且从产生灵感到呈现作品这期问还会受内在与外在的多重因素制约。这多重的不项定因崇 导致了人类写作完成度的不确定性。A!在写作过程中则规避了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可以一篇又一 篇地接续写作,并且做到花样翻新。例如,在小冰完成一次“创作一首以'雨'为主题的诗歌”的指 令后,继续输入该指令,小冰仍然可以在接收到指令的同时创作一首新的诗歌:“而点纷纷洒在窗前, 思钻随着雨丝飘远。湿润大地滋养万物,浙浙沥沥落在心田。”连续重复该指令,小冰依旧可以在 极短的时间内创作一首又一首新的诗歌。从小冰的创作来看,在平均4秒的创作时间、平均1秒的 创作间隙中,小冰迅速完成多首中心明确、内容丰富多彩的诗歌作品,正体现出A1写作的高效性 特点。 A1写作有着如此大的优势主要基于其算法写作的运行模式。以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为例, 人类用自2020年以来,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千余首诗作对小冰进行“喂养”学习,每轮的学习时 间为36秒,如此循环往复进行1万次共计100个小时的学习,小冰便获得了写作现代诗的能力。 小冰学习的诗作也成为它日后创作的语料库,每当接收到诗歌创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