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6948

2025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286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山东省,城市,茌平区,中考,一模
  • cover
二○二五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号、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我国某早期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他们具有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混合特征。下列技术属于“该早期人类”掌握的是( ) A. 磨光钻孔技术 B. 使用打制石器 C. 以干栏式房屋居住 D. 使用精美的磨制石器 2. 哪吒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封神演义》。近年来,以哪吒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哪吒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这反映了( ) A.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B. 社会价值观的不变 C. 艺术形式的单一 D. 人们想象力丰富 3.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在齐国推行改革时提到“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橘,试诸壤土。”《国语·晋语》:记载晋国大夫窦犨提到“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A.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 商品交换市场的出现 C. 金属货币的使用 D. 户籍制度的改革 4. 学校社团在研究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专题时,在史书中搜集了如下信息:“赭衣塞路”“力役三十倍于古”“失期皆斩”“天下苦秦久矣”。他们研究的是起义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精神 D. 影响 5. 《汉书·食货志》记载:“当时田租定为‘三十税一’;统治者下诏鼓励农耕,奖励垦荒,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当时国家粮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记·平准书》: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料所反映时代应该是( ) A. 秦始皇时期 B. 文景之治时期 C. 汉武帝大一统时期 D. 光武中兴时期 6. 《职官志》记载:政府中吸纳了大量少数民族和外国人才,如突厥人、波斯人、日本人等,担任官职或参与政务;《艺文志》记载:文学、艺术和宗教领域受到外来文化深刻影响,如佛教、景教、祆教等外来宗教广泛传播:《风俗》记载:城内胡商云集,胡人开设的酒肆、商铺随处可见。据此分析当时的时代特征是( ) A. 中央集权 B. 政权分立 C. 繁荣开放 D. 民族交融 7.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著):“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该史料加载的城市可能是( ) A. 唐代长安 B. 宋代开封 C. 元代大都 D. 清代北京 8. 农史学家王毓瑚:该著作“提倡实验和观察,体现了科学精神,为中国古代农业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历史学家梁启超:该著作“不仅总结了中国传统农业技术,还吸收了西方科学知识,体现了开放和创新精神。”史学家评价的“该著作”应该是( ) A. 《氾胜之书》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9. 《聊城县志》记载:山陕会馆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场所,促进了聊城与山西、陕西的文化互动。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神明的处所。结合古代经济发展史推断山陕会馆最早可能建立于( )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