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7907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43031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历史,七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明朝长期不上朝的部分皇帝统计 皇帝名称 不上朝时间 不上朝原因 明宪宗 15年(在位23年) 不喜欢处理政事 明武宗 在位16年几乎不上朝 沉溺于玩乐,个性自由,不愿受大臣约束 明世宗 24年(在位45年) 沉迷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之术 明神宗 28年(在位48年) 身体虚弱 一、张居正改革 笔记专区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建立新的中央辅政体制势在必行。明成祖任命翰林院官员到宫城内的文渊阁供职,协助皇帝批阅文件,提供咨询,故称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怠于朝政,内阁权力日益加重,尤其是权势居首的大学士被称为首辅,虽无丞相之名,却行丞相之权。———第87页相关史事 1.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4条) 2.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评价 一、张居正改革 笔记专区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皇帝: 明朝长期不上朝的部分皇帝统计 皇帝名称 不上朝时间 不上朝原因 明宪宗 15年(在位23年) 不喜欢处理政事 明武宗 在位16年几乎不上朝 沉溺于玩乐,个性自由,不愿受大臣约束 明世宗 24年(在位45年) 沉迷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之术 明神宗 28年(在位48年) 身体虚弱 1.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4条) 2.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评价 一、张居正改革 笔记专区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皇帝: ①皇帝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政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到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沉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第97页相关史事 明朝末年的党派斗争从明神宗万历中期开始持续了五十多年,一直到南明王朝灭亡。主要有以浙党为首的五党集团和东林党之争、东林党与阉党之争。这些党派之间争权夺利、互相倾轧,造成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的局面。 ———尹鑫、刘军民《明朝晚期的党派斗争》 1.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4条) 2.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评价 笔记专区 皇帝: 中央: 地方: ①皇帝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政 ②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③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 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④皇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 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一、张居正改革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1.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4条) 2.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评价 笔记专区 一、张居正改革 3.内容: 在清丈田亩的基础上,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按银两收税,称为“一条鞭法” 2.时间: 万历初年 4.评价: 一条鞭法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 2.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评价 笔记专区 二、李自成起义 3.李自成起义的原因(3条)、口号、成果及其信息、结果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起义。 ———第99页正文第1段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笔记专区 二、李自成起义 2.概况 起义地点: 陕北 口号: “均田免粮”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明末歌谣 广大民众对李自成起义军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材料研读: 态度:支持和拥护 3.李自成起义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