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69013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3051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三,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
  • cover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面是1870年6月13日美国《哈泼斯周刊》刊登的漫画《“华工彗星”》。漫画中的中国劳工像一颗炽热的彗星,横穿天空,地面上是对其“感兴趣”的多个党派在对准、凝视着“华工彗星”,而工人们则对其显示出敌意。该漫画折射出赴美华工( ) A.加剧了美国政府的排华情绪 B.带来中美文化碰撞与冲突 C.严重激化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D.为美国经济开发注入活力 2.语言学家注意到,欧洲、西南亚和印度的很多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有很明显的相似之处。表现出这种相似性的古代语言包括梵语、古波斯语、希腊语和拉丁语。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印欧人的迁徙 B.亚历山大远征 C.丝绸之路开通 D.罗马帝国衰亡 3.《赫梯法典》规定:假如任何人获得良种的马而消除它的烙印,它的主人发现了它,则消除烙印的人应交付七匹马……同时用自己的房屋担保;假如任何人盗窃拉车的马,则赔付十匹马,并用自己的房屋担保。这些规定反映了( ) A.马在游牧民族的重要地位 B.赫梯帝国已成为法治国家 C.法典注重维护奴隶主利益 D.赫梯人打击一切偷盗行为 4.公元前130年,大月氏征服南方的大国大夏,并把大夏国土和人口分别给予五个部族,每个部族的首领被称为“翕侯”。公元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帝国。贵霜帝国的建立( ) A.促进了中亚的民族交融 B.助推了人口迁徙的潮流 C.阻断了丝绸之路的商贸 D.造成了严重的难民问题 5.送王船是15至17世纪流行于中国闽南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的开展,该民俗活动逐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成为当地华人社群的传统活动。多年来,当地众多的印度裔和马来原住民也乐于参与其中。据此可知( ) A.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B.人口迁移促进文化传播 C.区域文化取向趋于一致 D.商业贸易助推文化交融 6.1991年,新加坡时任总理李光耀提出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亚洲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新加坡( ) A.现代化发展需要 B.儒家文化的复兴 C.政治局面的稳定 D.多元的文化政策 7.学者解题思路阿根廷主流媒体1999—2005年期间发表的有关移民问题的报道,发现只有拉美人和华人被称为“移民”,而欧洲人和美国人被称为“执行官”“专业人士”“企业家”。这( ) A.表明精英移民更受欢迎 B.导致国家内部文化冲突严重 C.折射出殖民统治的印迹 D.凸显外来移民存在阶层差异 8.自公元前2千纪初起,印欧人向西亚、南亚和南欧各地迁徙,创建赫梯、波斯、印度、希腊等文明。到了公元3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式微,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人发起大规模的民族迁徙,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 A.奠定了封建国家的基础 B.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 C.决定了亚欧人口分布格局 D.终结了各大洲的孤立状态 9.1860年,澳大利亚淘金热核心地带(“维多利亚殖民地”)新辟矿区基础设施落后,新鲜蔬菜与副食品难以实现远程补给,而欧洲矿工又不擅长农业。1871年以来,矿区的华人逐渐创立了蔬菜供给体系。由此可知( ) A.南太平洋地区的产业结构以矿业经济为主 B.多元移民助推澳大利亚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C.世界市场需求促进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变化 D.华人在南太平洋地区开发中有历史能动性 10.如图为当前拉丁美洲种族构成示意图。这可用以说明( ) A.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 B.近代殖民活动带来深远影响 C.欧洲文化成为拉美文化的主流 D.拉美国家移民政策相对宽松 11.一战期间,全美德裔美国人联盟主席查尔斯·约翰·海默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