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过程性诊断(1)历史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从黄帝、尧舜禹到夏商时期,人们自发性地出现尊天、尊祖和尊群的思想与行为,最终形成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文化形态。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倡导 C.生产力水平低下 D.华夷观念的嬗变 2.先秦时期,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可分为三类:礼、乐为一类,培养行为举止和道德情操;书、数为一类,注重获取知识并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射”“御”为一类,注重身体健康。据此可知,当时的教育( ) A.突出人际关系的和谐 B.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C.肯定平民的主体地位 D.强调德育的先导性 3.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这些思想主张总体可以反映出( ) A.抵御外国侵略的爱国精神 B.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D.中华文化的世界重大意义 4.到南北朝末期,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已和汉族基本上一样了;胡乐、胡舞、胡床、胡饼及尊重妇女的意识等也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 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C.民族交融双向互动 D.少数民族加速汉化 5.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朱憙教育理念( ) A.重视道德修养 B.追求科学真理 C.强调内心反省 D.彰显自由平等 6.宋代《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记载:“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以备江南往来士夫,谓其不便北食故耳。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这反映出宋代 A.南北区域文化的融合 B.官府引导百姓生活方式 C.各民族习俗差别不大 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7.公元7—10世纪,途经中国新疆的商路主要有三条:南路主要通往天竺(印度)等国,中路由疏勒经波斯(伊朗)通往地中海沿岸,北路“自庭州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通向里海沿岸。这些商路( ) A.扩大了中华文化圈范围 B.因蒙古西征而被迫中断 C.主要由阿拉伯帝国开辟 D.是亚欧贸易的重要纽带 8.宋代,“泉州扬客,为海贾十余年,致资二万万”,“度今有四十万缗”。经商航海的建康巨商杨二郎,“数贩南海,往来十有余年,累赀千万”。这反映出宋代( ) A.南北民间贸易活跃 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C.经济重心移至南方 D.海上丝路贸易繁荣 9.元统二年(1334年),虞集提出:“(辽、宋、金)三家各为书,各尽其言而核实之,使其事不废可也。乃若议论,则以俟来者。”“三家各为书”的纂修思想最终为元都总裁官脱脱继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这一结果( ) A.彰显中华一统理念 B.加剧分裂对峙局面 C.助推辽金封建进程 D.贬低宋朝正统地位 10.明末士大夫在翻译西方科技著作时,往往从儒家典籍和文言笔法中汲取营养,以比附西学。如徐光启在《几何原本》序言中就用儒家的“修身之学”“格物之学”“象数之学”来阐释西学体系中的神学、哲学、工艺制造等学科。这有利于( ) A.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B.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C.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D.儒学在交流中不断完善 11.17世纪的一些儒家学者把注意力转向了农工商兵、田制赋税、财计货币、为治大法等“当世之务”,提出“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