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2543

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936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 cover
2024级历史3月月段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1.下图是根据大流士一世时期的税单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国各地缴税比例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波斯帝国() A.统治中心已转移至印度 B.基层社会治理臻于完善 C.各个地区文明孤立发展 D.财政收入依赖农业经济 2.中古西欧初期,农奴普遍要自带农具和牲畜每周为领主自营地无偿劳作三至四天,即所谓“周工”、“献工”。到了中古西欧社会晚期即14世纪以后,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自己的劳役地租即缴纳货币地租。这种变化反映了() A.西欧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西欧封建社会开始瓦解 C.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D.农奴们已经获得了自由 3.英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统治时期扩大了对演出内容的管理范围,涉及宗教的各个方面,将宗教争议问题正式确认为国家政治问题,并出台一系列法令对戏剧表演进行管理,这一举措旨在() A.巩固国王统治 B.建立民族国家 C维护新教权威 D.规范戏剧创作 4.11世纪以前,西欧各国没有专业法学家,日耳曼人统治者需要基督教会的教士帮助解释法律,建立法庭和制定审判程序。如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在制定法律时,让全体主教参加,教会主教同时又是王国的法官和财政顾问。由此可知,中世纪早期西欧() A.王权借助教会巩固统治 B.司法程序严密而且公正 C.注重对法治精神的宣扬 D.世俗政权受到教权威胁 5.19世纪,英国伦敦大多数生活垃圾都有相应的市场用途(如表),对此,有学者指出,“1800年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垃圾被赋予了回收利用的新意义”。这主要表明,当时伦敦() 垃圾种类 市场用途 煤灰、煤渣 制砖、农肥 破布、碎布 造纸、制衣帽 碎瓷器 建筑、铺路 厨余垃圾 农肥 各类破旧用品 出售给对应废品回收商 A.资源的利用效益得到提高 B.环境污染问题得以解决 C.基础设施建设臻于完善 D.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6.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菲律宾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果阿、澳门、长崎、乌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上述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A.传统大西洋贸易地位日益衰落 B.拉美国家生产方式的进一步革新 C.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D.商业革命深化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7.15世纪,意大利神学家米兰多拉提出: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人的形象和上帝依自己模样创造出的犯罪之前的亚当很相似,和复活之后的基督很相似。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仅可以超越万物,而且可以进入神的境界,与上帝融为一体。米兰多拉的主张基于() A.人文主义主张理性的追求 B.基督教会孕育了人文主义 C.文艺复兴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D.时代赋予人独特的精神内涵 8.11世纪以来,欧洲各地区王权如法、英等在政治上普遍采取在联合城市商人力量的同时,对内压制大封建主势力,对外或明或暗地抵制罗马天主教廷控制的治理策略,唯有德意志皇帝反其道而行之。这可能导致德意志() A.皇权专制力量加强 B.神圣罗马帝国扩张 C.政治分裂经济落后 D.民族国家较早成熟 9.有学者认为,让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关键是原产于亚马孙的橡胶;中国民间引进了番薯和玉米,因为容易在山地种植,这让处于小冰期的明清度过了饥荒问题,却又使其陷入了马尔萨斯式的“人口陷阱”。该学者意在() A.阐明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并非好事 B.指出世界走向近代的原因和过程 C.论述物种交换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D.揭示全球性物种交流网络的形成 10.有学者在谈及巴黎公社时指出,对于巴黎公社的“主人”来说,他们追求的是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劳动和生产资料的集中;而农民想要的是独立的劳动和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失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