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3700

江苏省苏州太仓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75525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质量,答案,历史,测试,期中
  • cover
江苏省太仓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 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认为“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据此可知,隋文帝最的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D.开通了大运河 2.隋唐时期,“庶族希望靠科举制而发家,士族希望靠科举制而保持地位。如果庶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继续贫困;如果士族没能科举中第,家族就会没落。”由此可见,科举制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阻止了世家子弟的入仕 C.促进了教育发展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3.“时间的车轮又轧出了同样的辙痕,这个朝代与秦朝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气吞万里如虎;一样的千古江山、尽归一姓;一样的雄才伟略、创制颇多;一样的残暴、好大喜功;一样的二世而亡。”这个朝代是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4.博饼是福建多地中秋节时的一种传统习俗, “一秀” “二举” “四进” “三红” “对堂”“状元”,形成了独特的月饼文化。这一习俗体现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禅让制 5.隋朝最盛时,全国人口约有四千六百万。608年正月,隋炀帝征发河北百余万人开永济渠,男丁不足,妇女也被征发;同年七月,又征发二十余万人修筑长城。611年,隋朝出现“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经济发展 B.妇女地位上升 C.人民安居乐业 D.生产力被破坏 6.《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曾有感而发,“否为官择人,他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这说明唐太宗 A.以人为本,仁政爱民 B.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C.用人唯贤,知人善任 D.制定法律,减少刑法 7.孟德斯鸠在评价科举制时指出:“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 材料说明科举制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D.选拔人才追求公平性 8.隋唐时期的中外交往,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形成了由内向外———隋唐向周边,由外向内———周边向隋唐的互动、辐射的多元格局。这体现出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C.双向交流,兼收并蓄 D.社会的繁荣与开放 9.唐太宗常强调:“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唐太宗 A.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10.某皇帝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继续推行前朝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该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11.七年级1班要举办一次“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图片展,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③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12.阅读如图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时间轴,关于②时期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3.都江堰与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沟通南北交流 B.促进经济发展 C.导致国家灭亡 D.造福成都平原 14.下表反映了907—960年的政权更迭,这种局面的实质是 朝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建立者 朱温 李存瑁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称帝前身份 唐朝节度使 唐朝晋王 后唐节度使 后晋节度使 后汉节度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