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79393

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梳理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0588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知识,PPT,30张,课件,梳理
  • cover
(课件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知识梳理及习题训练 尼古拉 阿列克谢耶维奇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 前苏联著名作家,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只念过三年书,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护苏维埃政权的斗争,成为一名骑兵团的战士。后因身负重伤,转业到地方,不久,他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症,23岁时全身瘫痪,瘫痪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文学创作。24岁,他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依然克服重重困难,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简介: 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题目的含义: 钢是在烈火里锻烧、高度冷却后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主人公保尔 柯察金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小说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一样,对自传体小说的革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30年代长篇小说,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成长历程的精神路标和人生教科书。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和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文艺界也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局面。斯大林时期,国家用“一统化”思想教育青少年,尤其重视文学艺术在培养青少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文学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传目的”,许多作品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向青年灌输“共产主义理想”。 官方强调用文学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文学艺术要完成这种教育功能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塑造体现社会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英雄人物。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主题是歌颂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歌颂党和领袖,塑造苏维埃新人的光辉形象,苏联文学的任务就是根据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创造出一个绝对信仰共产主义的人物并把他描绘得真实可信。 个人背景: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因瘫痪卧病在床,双目失明。他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决定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生活体验。他响应官方的号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用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病榻上创作出优秀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柯察金是乌克兰慕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死得早,母亲则以替人洗衣养家糊口,哥哥阿尔焦姆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 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佩托夫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佩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为此,保尔曾经得到过一把枪。但是由于德国人要没收这批武器,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怕保尔的枪被德国人发现,枪毙自己,所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