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4649

14 驿路梨花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3966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驿路,梨花,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驿路梨花 学习目标 1.略读课文,破解悬念,探讨构思巧妙 2.细读课文,解码意象,聚焦梨花含义 3.悟读课文,联系生活,传承“梨花精神” 【任务一】 第一关:破解悬念,探讨构思巧妙 活动1:略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 出现顺序 人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 目的 时间 1 2 3 4 5 出现顺序 人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 目的 时间 1 2 3 4 5 我和老余 修葺小茅屋,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方便过路人 第二天早上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来 修葺小茅屋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方便后来人 头天晚上及第二天早上 梨花妹妹 常来照管小茅屋 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方便过路人 前几年,姐姐出嫁后 解放军 砍树割草盖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 十多前路过时 梨花姑娘 照料小茅屋 向解放军学习,帮助过路人 小茅屋盖好后至她出嫁前 活动1:略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 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我”和老余 (修葺) 瑶族老人 (送米) 哈尼小姑娘? (照料) 梨花 (照管) 解放军? (建造) 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活动2:角色扮演,对话解密 分角色朗读:“我与老余”“瑶族老人”(13—26)、 “哈尼小姑娘”(29—36)的对话 思考: ①老人为何说“我不是主人”?他做了什么? ②小姑娘口中的“姐姐”是谁?她和小屋有什么联系? 悬念一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悬念二 到底谁是主人? 悬念三 解放军为什么盖小茅屋? 三次悬念 误以为梨花妹妹是梨花 误以为是瑶族老人 二次 误会 活动3:巧设悬念,探讨构思巧妙 请找出文中设置的三个悬念和两个误会,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表达效果:作者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插叙的运用,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叙述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任务二】 第二关:意象解码,聚焦梨花含义 活动1:细读课文,聚焦“梨花”含义 这篇小说中处处有“梨花”,细读课文,勾画涉及“梨花”的语句,体会“梨花”的含义和作用,并做批注。 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实写,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梨花给急需帮助的人带来欣喜和希望。 ———这是自然界的梨花。 第四段 ②“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描绘了一幅“梨林月色”图,月光下梨花飘落,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 ———这是自然界的梨花。 第六段 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オ从ー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梨花,是哈尼族小姑娘的名字。此处将景物“梨花”与人物“梨花”建立联系,赋予“梨花”以多重含义。 第24段 ———这里梨花在写人。 多好的梨花啊! 此处的“梨花”指人物梨花,饱含对梨花姑娘的由衷赞美。 第25段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由景及人,虚实结合,景之优美与人的心灵美相互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美丽活泼、助人为乐的哈尼小姑娘相映生辉。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 第27段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梨花寓意双关,以花喻人,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表达了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引用诗句,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点题,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