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4845

1.1 观察物体的特征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6312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观察,物体,特征,教学设计
  • cover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观察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的特征》一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围绕“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这一核心概念展开学习。具体如下 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 内容要求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根据上述要求,本课围绕“观察、描述物体特征”的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并通过多种观察方法,从轻重、厚薄、颜色等方面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本课的主要活动为两个探索活动:一是运用多种感官描述一个物体;二是通过和其他物体进行对比,发现这个物体的更多特征。通过本课,学生将学会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从而加深对物质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此时学生对观察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观察物体可以使用眼、耳、口、鼻、皮肤等感觉器官,也知道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观察不同的特征。一年级的学生还无法从物质建立概念,需要从认识物体的特征开始。学生每天都会和身边的物体接触,对常见的物体有一定的认识,能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描述物体。但学生对该如何更全面、细致地描述物体特征仍存在困难。因此本课中,教师应该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有序地观察物体,并从多角度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目标:观察物体的特征,用口述、画图、打勾等方式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探究实践目标:运用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态度责任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仔细观察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感官和对比的方法,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难点:物体的有些特征,如颜色、形状、透明度、气味等是可以被直接观察描述的,有些特征,如轻重、厚薄、表面粗糙程度等需要多个物体进行比较才能被描述。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记录单、小木块、作业本、乒乓球、圆柱橡皮、长条橡皮、钢尺、塑料尺、红砖模型、塑料笔筒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5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 一、聚焦1.师:老师手上拿着什么?预设:粉笔陈述:像粉笔这样的物质我们叫做物体。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预设:桌子、书……2.陈述: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我们来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PPT:出示谜语预设:橡皮提问: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猜出来的?预设:圆、方、五颜六色、香……(如果学生回答“写错字用它来擦干净”,那么要告诉学生这是物体的用途或功能。)陈述:我们把这些称为物体的特征。 二、探索陈述:今天我们要来观察物体的特征。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今天要观察的物体。PPT:展示观察的物体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器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预设:我们还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嘴巴尝的方法来观察物体。(提醒课堂上观察时不能用“尝”的方法)探索一:观察并描述一个物体1.陈述:现在让我们用这些观察方法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并描述它的特征。活动:学生观察物体的特征,并完成记录单一预设:学生交流物体的特征探索二:和其他物体比一比,观察更多的特征过渡:刚才大家观察物体特征时,同一个物体有不同的结果。比如小木块,有些同学觉得它是轻的,有些同学觉得它是重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预设:小木块和乒乓球比是重的,和红砖模型比是轻的。陈述:说明有些特征需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才能得到。现在让我们用比较的方法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