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一 化学基础知识 第1讲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量 练习1 物质的分类 1. (2024·海安中学)耐高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且耐高温的是( ) A. CO2 B. SiO2 C. MgO D. Al2O3 2. (2023·福建)唐代陆羽《茶经·三之造》中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下列操作最不可能引起化学变化的是( ) A. 蒸 B. 捣 C. 焙 D. 封 3. (2024·全国甲卷)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 B. 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 C. 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D. 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 4. 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捕捉室”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有利于吸收CO2 B. “环节a”中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C. 反应过程中CaO和NaOH是可循环的物质 D. 可用Na2CO3溶液代替NaOH溶液捕捉CO2 5. (2024·宿迁)我国学者研究电解法还原CO2世界领先,总反应为NaCl+CO2CO+NaCl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NaClO属于强电解质 B. 干冰属于共价晶体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反应时化学能转为电能 6. (2024·常熟中学)2023年3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又发掘出大量青铜器。火法炼铜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S+O22Cu+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u2S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B. 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 SO2是酸性氧化物 D. 反应中氧化剂仅为O2 7. (2024·连云港)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火药中含有两种单质 B. 爆炸时吸收热量 C. 反应中S作还原剂 D. 反应为置换反应 8. (2024·盐城期末)下列成果蕴含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型手性螺环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 B. 北斗导航卫星所使用的高性能计算机芯片含有二氧化硅 C. “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的热控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D. “天宫二号”空间站使用了石墨烯存储器,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分异构体 9. (2024·无锡期末) 江南大学科学家利用双点位催化剂实现由二氧化碳和氢气一步合成乙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 该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与氢能相比乙醇不易储存 D. 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6O 10. (2024·南京、盐城期末)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首次使用零碳甲醇(CH3OH)作燃料。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醇是电解质 B. 甲醇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 C. 甲醇属于烃的衍生物 D. 甲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11. (2024·南京、盐城一模)2024年1月,从邮轮首航到电动飞机首飞再到航天首发,我国一批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目一号”气象星座卫星的光伏发电系统工作时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利用燃料与氧化剂反应放热并产生大量气体实现助推 C. “爱达·魔都号”邮轮使用的镁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抗腐蚀性强的特点 D. “AG60E”电动飞机使用的动力型锂电池具有质量轻、比能量高的特点 12. “科技创造价值,创新驱动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新一代“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使用的是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主要由煤的干馏制得 B. 中国科学院研发的人造太阳用到的氕、氘、氚互为同位素 C.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板含有硅元素,其中单晶硅为共价晶体 D. 火箭发动机材料使用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大单元一 化学基础知识 第1讲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量 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