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7837

6.名句名片默写-【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浙江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17667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二轮,答案,浙江,专题,复习,语文
  • cover
6.名句名片默写-【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浙江版)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汉字溯源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冬生竹也,下垂者,箁箬也。” 字形探究:从“竹”字的篆体字形判断,其属于造字法中的① (A象形 B形声)字。 字义探究:本意为“竹子”,如王维在《竹里馆》中写道:“② ,弹琴复长啸。” 引申为“③ ”,如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引申为“竹简”,它的别称在诗文中也有体现,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④ 。” 2.“信”在古代有许多别称,请你运用积累的知识完善整理单。 别称 说明 函 原指信的封套,古代用木匣子邮递信件,这种匣子叫函 札 原指写字用的木片,引申为书信,如“大札”“恶札”“便札” 笺 供题诗或作画用的小竹片,一般信纸也叫笺,引申为书信 尺牍 牍,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简,狭长型,长约一尺,故称“尺牍” 尺素 素,没有染色的绢,富贵人家常用绢帛书写,通常一尺长,故称.“尺素” 传说中西王母的传信使者。如:“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心心相印的恋人盼着信使带去彼此的问候 鸿雁 传说中的信使。如:“ ? ”(王湾《次北固山下》),漂泊在外的游子期待北归的大雁给亲人带去自己的消息 …… …… 我的发现:书信的别称有一定的规律, 。(请至少写出两条规律) 3.填空。 济,形声字。水,表意,古文字形体像一条河;齐,表声。本义是水名,引申为渡,如《行路难》中,“ , ”一句中的“济”就是“渡”的意思;又引申为救济,如“扶危济困”。 “济”是多音字,请为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读音。(填写字母) (1)人才济济 (2)同舟共济 A.jì B.jǐ 4.请根据信息提示,补全“AI夏鼐”自我介绍词。 大家好,我是夏鼐,你一定对我的名字充满好奇吧。“鼐”,这个字读nài。初中时,为了模仿堂哥夏鼎之名,才将原名“夏国栋”改为“夏鼐”,取字“作铭”。鼐;鼎之绝大者,意为① ;作铭,即为古物制作铭文。这一改动让我与考古毕生② (A.结梁B.结缘)。 面对神秘的遗址,我们应该像《论语》所云“③ , ”,拥有一颗学习之心,(dǐ)④ 砺深耕,才能拨开历史面纱,走近千年古港。 5.根据谜面提示写出谜底。 (1)猜李商隐《无题》中诗句① ,② (2)猜陆游《游山西村》中诗句① ,② (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打一成语)① 6.良渚古城遗址真的有文字介绍的这么美吗?有图才有真相,小翠同学在网上找到了良渚古城遗址的图片。 这是一张古城遗址复原图,有绿树环绕的村庄、波光粼粼的池塘,她在想,这景象用秦观《行香子》里① ,② 两句诗句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登上高处,看到这样的美景,一定会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登斯楼也,则有③ ,④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感受。 不过曾经的美景现在已经荡然无存,这不禁让人想象,如果是战乱造成的,那当时的人们一定会有杜甫在《月夜忆舍弟》里写到的“⑤ ,⑥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的痛苦吧。 无论如何,痛苦终将过去,我们应该像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里所写的一样,在失落伤感时坚定信念,保持乐观精神,相信“⑦ ,⑧ ”。 7.文本内容梳理 (1)古人在表示“较多”这个意义时,常选用“三”这个数字。清人汪中在《述学·释三九上》中说:“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本文情节就可概括为:三问———三类———三赏赐—三变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然后将下图填写完整,并据此复述故事。 (2)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8.辨两个字。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 汉字之美,美在字形,美在表意。我们可以根据汉字字源理解字意。 即 左边是一个盛食物的器皿,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