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战新中考 精准施策略 2025年《小题必刷与专题精练》 第二部分 专题精炼 第01名篇名句默写 1.(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乙文“花下筛网罟”引人遐想,花是诗文中常见意象,读花赏花,兴味盎然。班级就此开展“觅花辑诗文”活动。 (1)请将以下“花之诗文”补充完整。 ①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无题》) ③ ,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④香远益清, 。(宋·周敦颐《爱莲说》)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宋·陆游《游山西村》) ⑥ ,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请你辑录杜甫《春望》中合适的诗句: , 。 (3)辑录时,有同学错误选取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你解释这句诗为什么不能入选。 2.(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河湟大地山川秀美,景物奇绝。春暖乍寒时分,古城西宁随处显露“几处早莺争暖树,①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春意;静谧月色之下,青海湖显现“浮光跃金,②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景象;高山流水之间,互助北山可见“素湍绿潭,③ ”(郦道元《三峡》)的景致。河湟儿女意气风发,豪气干云。他们艰苦奋斗,有着“春蚕到死丝方尽,④ ”(李商隐《无题》)的奉献精神;他们攻坚克难,有着“⑤ ,⑥ ”(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伟哉,河湟山川生生不息,呈现“⑦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蓬勃生机;壮哉,河湟儿女不屈不惧,坚守“⑧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的初心! 3.(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古诗文名句默写。 (1)前事不忘, 。(《战国策》) (2)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3)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5)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6)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的诗句体现了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诗人的爱国忠心光耀史册。 (8)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范仲淹“ , ”的忧乐观,勇担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4.(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诗、文名句填空。 历代仁人志士常借诗文抒发家国情怀。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提出“天时不如地利,(1)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坚信“(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在《春望》中写道“感时花溅泪,(3)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红不是无情物,(4) ”明报国之志;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更以“(5) ? ”抒发舍生取义的豪情。 5.(2024·山东日照·中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微动涟漪, 。(欧阳修《采桑子》) (4)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至今仍常被引用,并被赋予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6)小刚在学习古诗文时,发现古人常用“浮云”来表达情感或议论说理,如“ , ”。 6.(2024·山东德州·中考真题)默写。 古往今来,多少骚人诗客行走在神州大地上。君不见,江南烟雨,“乱花渐欲迷人眼,①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君不见,塞北凝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君不见,东临碣石,“水何澹澹,③ ”(曹操《观沧海》);君不见,西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