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 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 [2024 安徽合肥期中] 古诗词是文化瑰宝,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古诗词的魅力。(10 分) 《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化用典故,写在沉郁中奋起,重新鼓起扬帆沧海的勇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诗人表明心迹,表达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不因自己的落寞、蹉跎而忧伤,反而表达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水调歌头》中苏轼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对天下人真诚的祝福,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商山早行》中诗人将眼前的“客行”与心中的“故乡”交织叠加,虚实相映,传达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 2. [2024 安徽合肥三模] 在“品味文学经典”活动中,同学们摘录了下面内容。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 分) 【甲】但是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他是河南人。安禄山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他从长安逃到灵武,做了“左拾遗”的官,因为谏救房琯,被放了出去。那时很乱,又是荒年,他辗转流落到成都,依靠故人严武,做到“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来称为杜工部。他在蜀中住了很久。严武死后,他避难到湖南,就死在那里。他是儒家的信徒:“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素志。又身经乱离,亲见了民间疾苦。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抒自己的感想。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pì了新世界。(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 【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sì 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节选自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辗转( ) 避难 ( ) 开pì( ) sì( )养 (2)从词性来看,【甲】文段中加点的“流落”和【乙】诗中加点的“啮啃”都是_____词;从短语结构类型来看,【甲】文段中画线的“希望与恐惧”和【乙】诗中的“_____”都是并列短语。(2 分)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时,可以结合【甲】文段的内容,加深对杜甫诗歌的认识。 B. 【乙】诗写于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总是充满了睿智的哲思。 C. 【乙】诗是现代诗歌,阅读时应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 D. 艾青的诗和杜甫的诗虽时间相隔久远,却一脉相承,都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 (4)白居易说:“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诗歌应该为反映现实而作。请联系【甲】文段和【乙】诗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_____ 3. [2025 安徽安庆月考] 班级举行“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2 分) (1)自强不息的内涵十分丰富,小安搜集到一副关于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对联,请你选出符合主题的一项( )(2 分) ①躬自厚薄责于人 ②历劫方显钢骨硬 ③经霜更知秋水明 ④行不得反求诸己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① D. ①③ (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0 字以内)(2 分) _____ (3)下面是主持人写的一段开场白,请你帮他修改。(4 分) 在人生的旅途上,如果畏惧行走的艰辛,我们便永远不会抵达目的地。【甲】自强,就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音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