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0407

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4课《海燕》课时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288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4课,海燕
  • cover
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4课《海燕》课时练习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①雷声hōng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②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③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hōng( )响 翡翠( ) 掠起( )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穿过乌云”相同的一项是( ) A.畅想未来 B.归纳总结 C.花木葱茏 D.主题展览 2.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读现代诗歌要注意表现形式。诗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①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提高了表现力。②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A.语段中加点的“诗歌”“呢喃”分别是名词、动词。 B.语段中①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可将“提高”改成“增强”。 C.语段中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D.语段中①②句可以互换顺序。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有雷声,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吻合。 A.“惊蛰”是名词,“最”是形容词,“春雷始鸣”是主谓短语,“听到雷声”是动宾短语。 B.语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作状语。 C.“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这是转折关系复句。 D.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文诗《海燕》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作者是高尔基,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B.“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这句话的主干是“海燕在大海上飞翔”。 C.高尔基的《海燕》写在俄国革命前夕最黑暗的时期,用“暴风雨的预言家”海燕象征英勇的革命先驱。 D.“———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读这一句应用毋庸置疑的语气,升调。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②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③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A.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 B.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 C.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 D.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 6.(易错题)下列句中对破折号的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意思的转折) B.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解释说明) C.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意思的转折) D.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强调) 二、综合性学习 7.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班级开展以“学习海燕,勇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