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4218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知识盘点(原卷版+解析)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594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
    第二单元 家国情怀 第二单元知识盘点 考点导航 01/区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02/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03/赏析排比的作用 04/细心揣摩文章精彩语段,学习做批注。 单元导语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单元继续学习精读,应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体验与想象。要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知识解读 01/区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什么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一种直抒胸臆的方法,即作者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的情感直接表达出来。例如:“我爱你,中国!”“啊,我的故乡,我是多么思念你!”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或描写抒情,即作者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通过描绘景物来抒发情感,大多以景物的形状、色彩浓度、格调表达感情。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借凄凉的秋景抒发了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2)借物抒情:借助某种具体的事物来抒发情感。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使文章蕴含深厚,情深意远。例如:《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者借莲花来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3)借事抒情: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情感。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回忆了父亲与自己的一段分别情形,尤其是父亲爬月台买桔子的背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借古抒情:借历史事件或人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借赤壁之战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5)情景交融:把情感与景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看到花朵落泪,听到鸟鸣惊心,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与眼前的景物紧密结合。 这些抒情方法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相互结合,以更丰富、更细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共同点】 (1)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 (2)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 (3)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答题格式】 直接抒情: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作用:这里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手法,直接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这样写的好处是畅快、直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很能打动读者。 间接抒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感情。作用:这里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写法,将情感融入到……(事例/景物等),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02/赏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环境描写的分类】 (1)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自然景物的描写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其作用主要有: ①交代故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提供人物活动的空间。 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物心情; ④烘托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品质; 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⑥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的感情),深化文章中心。 (2)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描写;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