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启用前 5.三星堆博物馆展示的商代后期(公元前1205~前1100年)文物“金鸟形饰”是商代代表作品,如图 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二模试卷 所示。 化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A.“金鸟形饰”纤薄如纸,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r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船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照。如需改动,用橡 B.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常温下不能与O、硝酸,王水等发生反应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C.金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用途,因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抗氧化性 无效. D.“沙里海金”这个成语体现了金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且密度较大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在MnSO,溶液中依次加人(NH),S,O,溶液、FcSO,溶液、KI-淀粉溶液和NaSO,溶波,溶液颜 色变化依次为①无色·紫红色:②紫红色·资色:③黄色+些色:④蓝色+无色。已知每次加人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i59 试剂均恰好反应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A.①中,(NH)zSO,的S显+7价,具有强氧化性 目要求的。 B.②中,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1.辽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在这些文化瑰宝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辽宁省非物 C,③中,生成了I,淀粉作指示剂 质文化遗产中所涉及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D.④中,还原性:I>SO A,辽西满族民间刺绣中使用的丝线 T.上海交通大学某课题组首次成功实现了生物活性分子cucurbalsaminone B和C的仿生合成,结构 B.锦州满族民间剪纸中使用的纸张 如图所示。 C,建平十王会表演中使用的铜锣 Me D.阜新玛雕中使用的玛瑙 常 2.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46的溴核素:B B.NHCI中阳离子的电子式:NH C,基态减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云轮廓图:哑铃形 D.SO,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平面三角形 3.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错误的是 已知一Me代表一C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保存白徐、液澳的试剂瓶中添加适量水覆盖试剂 A.有机物B(1)和C(2)都能使溴水褪色 B.闻无毒、无害的化学药品气味可以使鼻子凑近药品 B.有机物B(1)和C(2)所含官能团不同 C,除去试管中残留的AgCI时,先用氨水浸泡,后用水清洗 C.1mol有机物B(1)和C(2)都能与4molH:加成 D.实验中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先用乙醇洗涤,后用水冲洗 D.有机物B(1)和C(2)熔化时都要克最范德华力 4,氨的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HNO: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P H:O 向FSO,溶液中滴加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 FeSO,已被氧化 NO: NH:OH ① 向在空气中久置的N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无现象,一段时间后 HNO, 该NaOH溶液已完全变质 产生气泡 A,在反应①中,9.2gNO,和N2O,的混合气体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在查矾表面滴加浓硫俊,蓝色变为白色 浓硫酸表见强氧化性 B.1L0.1mol·L-1NH2OH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为0.1N. C.常温下,1L0.1mol·L1HNO2溶液中含NO2的数目为0.1Na 相同条件下,K。(CSO)> D 用饱和N,CO,溶液浸泡CaSO,生成白色沉淀 K。(CaCO) D.在反应②中,0.2 mol NH:OH完全反应时生成N,O分子的数目为0.1NA 化学第1页(共8页) 化学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