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4812

高考特训3 非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学生版+教师版)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大单元复习

日期:2025-04-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89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考特,学生,单元,一轮,化学,高三
  • cover
高考特训3 非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2022·山东卷)氢氟酸与SiO2反应生成二元强酸H2SiF6,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 (2023·北京卷)十九世纪初,用氰酸银(AgOCN)与NH4C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CO(NH2)2,实现了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合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 (2024·无锡)湿法芒硝(Na2SO4)制碱工艺采用NH3、CO2和芒硝为原料制备重碱(NaHCO3),重碱经过煅烧得到纯碱。得到重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 (2023·无锡一中)ZnO中加入氨水和碳酸氢铵溶液,ZnO转化为[Zn(NH3)4]2+,已知参加反应的n(NH3·H2O)∶n(NH4HCO3)=3∶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 (2024·如皋中学)将NiFe2O4(Ni为+2价)与硫酸铵固体混合,在600 ℃条件下焙烧。焙烧后所得固体有NiSO4、硫酸铁,同时还有NH3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 6. (2023·浙江1月卷)[Ag(NH3)2]Cl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7. (2023·全国甲卷)向BaCl2溶液中加入(NH4)2C2O4、TiCl4生成BaTiO(C2O4)2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aTiO(C2O4)2加热分解生成粉状BaTiO3,产生的nCO2∶nCO=_____。 8. (2023·如皋一中)实验室以磷酸锂渣(主要成分为Li3PO4)为原料制备高纯Li2CO3的部分实验流程如下: “低酸转化”使Li3PO4转化为Li2HPO4。写出“磷锂分离”的化学方程式:_____。 9. (2023·山东卷)含硼固体中的B(OH)3在水中存在平衡:B(OH)3+H2O??H++[B(OH)4]-(常温下,Ka=10-9.24);B(OH)3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硼砂Na2B4O5(OH)4·8H2O。常温下,在0.10 mol/L 硼砂溶液中,[B4O5(OH)4]2-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OH)3和[B(OH)4]-,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该溶液pH=_____。 10. (2024·苏州考前模拟)将(NH4)2Fe(SO4)2、H3PO4与LiOH溶液发生共沉淀反应,所得沉淀经80 ℃真空干燥、高温成型,制得电池的正极材料LiFePO4。 (1) 投料时,先将(NH4)2Fe(SO4)2与_____直接混合,再向其中加入另一种溶液。 (2) 共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高温成型前,常向LiFePO4中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作用是_____。 11. (2023·如皋一中)以一种石膏渣[含CaSO4及少量Cu(OH)2、Cu2(OH)2SO4、Zn(OH)2等]为原料制备CuS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Ksp(CuS)=1.27×10-36,Ksp(ZnS)=1.2×10-23。 (1) “浸取”时,生成[Cu(NH3)4]2+与[Zn(NH3)4]2+等。Cu2(OH)2SO4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 “沉淀”时Na2S溶液的用量不宜过多,其原因是_____ _____。 (3)循环“浸取”多次后,“滤液X”中浓度增大的阳离子主要有_____ _____。 高考特训3 非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2022·山东卷)氢氟酸与SiO2反应生成二元强酸H2SiF6,离子方程式为6HF+SiO2===2H++SiF+2H2O。 2. (2023·北京卷)十九世纪初,用氰酸银(AgOCN)与NH4C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CO(NH2)2,实现了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合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gOCN+NH4Cl===CO(NH2)2+AgCl。 3. (2024·无锡)湿法芒硝(Na2SO4)制碱工艺采用NH3、CO2和芒硝为原料制备重碱(NaHCO3),重碱经过煅烧得到纯碱。得到重碱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2NH3+2CO2+2H2O===2NaHCO3↓+(NH4)2SO4。 4. (2023·无锡一中)ZnO中加入氨水和碳酸氢铵溶液,ZnO转化为[Zn(NH3)4]2+,已知参加反应的n(NH3·H2O)∶n(NH4HCO3)=3∶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3NH3·H2O+NH+HCO===[Zn(NH3)4]2++CO+4H2O。 5. (2024·如皋中学)将NiFe2O4(Ni为+2价)与硫酸铵固体混合,在600 ℃条件下焙烧。焙烧后所得固体有NiSO4、硫酸铁,同时还有NH3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iFe2O4+4(NH4)2SO4NiSO4+Fe2(SO4)3+8NH3↑+4H2O。 6. (2023·浙江1月卷)[Ag(NH3)2]Cl溶液中加入足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