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单元创新情境卷 两位数乘两位数 (时间:60分钟 虽满分:100分) 一、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7分) 1.学校的石榴树结了148个石榴,分给6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得多少 个 还剩多少个 如右图,虚线框中箭头所指的两个“2”分别表示( )。 A.每个年级先分得20个,余20个 B.每个年级先分得20个,余2个 C.每个年级先分得2个,余20个 D.每个年级先分得2个,余2个 2.下面的算式中,( )的计算结果与52×49不相等。 A.52×50-50 B.52×50-52 C.52×40+52×9 3.体育老师买了30副羽毛球拍,每副的价格在30~39元,这些球拍的总价在( )。 A.300元以下 B.300元和900元之间 C.600元和900元之间 D.900 元和1200元之间 4.下面的计算中,( )的得数一定是错误的。 A.□5×□7=□□5 B.□4×□9=□□6 C.4□×1□=1028 D.3□×3□=1330 5.数形结合一箱桃子4千克,李阿姨买了3箱,付了132元。平均每千克桃子多少钱 下面各图中,可以表示这个数学问题的是( )。 6.关于如图的竖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是甲的2倍 B. B 是A 的6倍 C. B 比A 多36 D.乙是甲的10倍 7.张老师购买了26套数学教具,每套42元。张老师说:“我买这些数学教具需要付 928元。”张老师说得对吗 下面分析错误的是( )。 ①平平:“将 26 估成20,将 42 估成40,20×40=800(元),42×26>800,张老师说得对。” ②安安:“计算 个位上的6和2相乘得12,所以积的个位上应该是2,张老师说得不对。” ③欢欢:“将42 估成40,26 估成30,40×30=1200,42×26的积一定比1200大。” ④乐乐:“20套840元,928元减去840元等于 88元,88元最多可以再买2套,928元最多可以买22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8.要使6□×50的积的末尾一共有2个0,□里可以填的数字有( );要使积的末尾一共有3个0,□里可以填的数字是( )。 9.如果63×A=189,63×B=315,那么图中乘法竖式的积是( )。 10. 数学文化《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数学著作。参考《孙子算经》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有三十六户,户输绵二斤六两。问计几何 ”译文:现在有36户人家,每户运绵2斤6两,一共要运( )两绵。(注:此处1斤=16两) 11.奇奇编了一个计算小程序,输入一个数后,小程序通过计算会输出 另一个数(如图)。根据这个计算小程序,输入 18,会输出( );要 使输出的数是900,输入的数应该是( )。 12.42×6□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阳阳的计算结果是 2321。他算对了吗 我认为阳阳算( )了,理由是( )。 13.阳阳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把第二个乘数62个位上的2看成了5,乘得的积比正确的积大 66,正确的积是( )。 14.某次团体表演时,亮亮排在方队中,从前面数是第6个,从后面数是第11个,从左边数是第5个,从右边数是第14个的位置上,如果每行人数相同,每列人数也相同,那么一共有( )人参加表演。 三、计算。(共21分) 15.直接写出得数。(4分) 20×20= 24×40= 35×10= 40×6= 17×7= 30×13= 42×60≈ 91×12≈ 16.用竖式计算。 (8分) 21×13= 45×36= 54×68= 39×72= 17.在 里填上“>”“<”或“=”。 (9分) 48×57 47×58 15×15 14×16 14×50 15×40 32×72 72×52 85×45 90×51 28×15 30×14 18×40 14×80 3□×4□ 9□×24 □5×63 100×6□ 四、探究与说理。(共18分) 18. 你同意静静的说法吗 请说明理由。(4分) 19. 算一算,填一填。(3分) (1)上面哪几组中的两道乘法算式积相等 ( )(填序号)(1分) (2)我发现: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这两个数的( )。 (1分) (3)根据前面的发现,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4分) 55×2×45=55×( ) 37×2×40=( )×80 48×4×( )=48×60 12×( )×5=12×40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