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纸制品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纸制品》是人教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下第三单元最后一课。本课与前两课之间层层递进,使学生不仅能够辨别不同的材料,知道常见材料的一些简单特性,还能深入了解某类材料的一些特性。 本课内容包括探究与实践和拓展活动两部分。 探究活动的主题是认识纸,共设计4个活动环节:一是认识不同的纸,能说出不同纸的名称,初步用肉眼观察,可以看出纸在光泽、颜色、纹理等方面的不同;二是观察不同的纸,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观察纸的软硬、光滑程度、纤维等,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三是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纸的吸水性、承受拉力程度两种情况。四是讨论不同纸有不同作用。 拓展活动部分,了解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通过我国的科技史教育,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纸,体验造纸的过程。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纸并不陌生,能说出很多纸的名称。对纸的某些特点,如纸的软硬、光滑程度等也能知道。但这些知识都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教师应该通过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纸的特性,深入认识纸。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能识别各种各样的纸,知道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科学思维:运用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法,探究不同纸的特点。 探究实践:通过实验体验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纸的特殊功能及其应用。 态度责任:对纸制品探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兴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认识和识别常见的纸。 难点:比较不同纸的特点。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认识不同纸能识别不同的纸能基本能不能比较不同纸能比较不同纸的特点能基本能不能纸的“本领”能了解不同纸的吸水性和韧性的强弱能基本能不能纸的用途能知道不同纸有不同作用能基本能不能造纸能用废旧纸造纸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近两千年前,东汉时期的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破布等为原料造纸,使纸更适合书写、印刷,促进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 纸的种类很多,你知道哪些? 追问:这些纸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活动1 包装物品用的牛皮纸,打印阅读资料用的打印纸……活动意图说明:从纸的历史文化入手,旨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对纸探究兴趣。环节二:认识不同的纸教师活动2 1.出示图片,请说出纸的名称和特点。 2. 你还能说出哪些纸及其特点?学生活动2 餐巾纸:柔软,吸水性强 卡纸:比较硬,光滑 报纸:轻薄,不透明,吸墨 牛皮纸:坚韧耐水 A4纸:光滑,薄而硬 玻璃纸:透明,防潮,不透水 自由回答活动意图说明:能识别各种纸,说出纸的名称和特点。环节三:比较纸的特点教师活动3 观察不同的纸,比较纸的特点。 1.准备实验材料 牛皮纸、新闻纸、打印纸、放大镜 2.讲解实验方法 (1)揉一揉 (2)撕一撕 (3)用放大镜观察 3.温馨提示 (1)用放大镜观察纸张撕口处。 (2)放大镜使用方法 手持放大镜,调整放大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直至看清物体。 4.指导填写观察纸记录表 学生活动3 在老师指导下,组内动手实验观察,填写观察记录表,然后班级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运用感官和工具进一步观察比较不同纸的特点。环节四:纸的“本领”教师活动4 不同的纸有什么不同的“本领”? 1.准备实验材料 牛皮纸、新闻纸、打印纸、餐巾纸、水槽、水 2.讲解实验方法 (1)四种纸同时进入水中,5分钟后,观察水在哪种纸中“爬”得快 (2)两种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